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嫦娥五號樣品分析破舊立新開拓新課題



李少林在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對樣品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研究樣品的整體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

    嫦娥五號樣品分析破舊立新開拓新課題



    探月工程在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各航天大國藉著發射月球探測衛星或月球探測器來了解月球的真面目,掀起探月高潮。

    二○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登月成功並帶返1.731千克月球樣品。國家航天局決定將部分樣品交予澳門科技大學用作展示和研究。據了解,嫦娥五號樣品中很可能包含非常年輕的玄武岩,通過準確地分析嫦娥五號樣品的年齡,有助更進一步地了解小型類地行星維持火山活動的時間。故此,嫦娥五號返回樣品的首批科研成果讓學術界重新認識月球晚期熱演化,同時也提出了新的科學問題。

    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李少林表示,過往認為月球應該很早就完全冷卻並停止火山活動,但嫦娥五號樣品證實月球火山活動持續到至少20億年前。因此產生“月球如何維持長久的岩漿活動”這一新的科學問題,也成為我國未來月球探測可以瞄準的關鍵科學目標,希望藉著全新的理論框架或熱演化模型來揭開月球保持地質“長壽”的秘密。



33

鮮花
46

握手
10

雷人
83

路過
5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