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最理想的組織應不用開會



《管理:使命、責任、 實踐(實踐篇)》 作 者:彼得 · 德魯克 出 版 社:機械工業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最理想的組織應不用開會



    為何世界五百強企業有那麼多的印度裔掌舵人?為何攻讀管理學碩士學位一直是高管甚至政府官員不斷追求的志願?為何機構需要有管理者?如何才能獲得上級的支持,如何與部門其他單位主管人員打交道,如何能管理好老、中、青三代的下屬?為何工作不斷產出績效,但出現一些小問題卻被上級或外界無限放大?為何每天的溝通會議不斷,但工作成果卻不甚多?上述問題可能一直困擾大家,甚至感到有心無力,但本書作者、管理學大師彼得 · 德魯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做好答案,一直等待讀者翻開這一本《管理:使命、責任、實踐(實踐篇)》。

    不知道讀者有否相同體會,管理學問貫穿了我們整個人生。在學校,總覺得某些同學天生就是小組組長、班長或學生會主席;在家庭,夫妻如何協商生活和育兒的細節安排;在個人,如何平衡工作、家庭、生活;在工作,如何管理好沒有上限的任務,甚至有幸當上主管後,如何協調和分配工作亦是困難重重。可喜的是作者告知我們所有事情的背後都可分為四種工作情景:第一是產出成果的活動,包括收益活動、創新活動、作業活動、信息活動以及培訓;第二是必須及重大意義但不產生成果的支持性活動,包括諮詢和教育他人以影響其做事能力、應該做但沒有做的任務、對人員的管理和市場營銷、顧問活動等;第三是與企業成果沒有關係的輔助性活動,包括保健和廠務活動,滿足法律的要求,提升工作人員的士氣和承擔公共責任;第四是高層管理活動,包括組織的願景、價值、理念、標準和對照標準進行績效審核。一直以為,努力和投入大量精力在上述第一類和第二類事情就必定獲得肯定,但原來第三類和第四類事情才是工作的最大風險,不能不額外花費心力來開展工作。

    讀了這書,似乎印證了這幾年筆者的一些思考:所謂的工作績效,必定是部門和上級所認定的活動和事務,單位所開展的工作必定要圍繞這些考慮而設計。工作不用多做,將最多的精力和資源花在關鍵活動的績效上,要多用八二法則來安排工作。衡量工作績效的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別人所認為和確定的價值,團隊中每位工作人員要自行承擔自身的績效和作出貢獻。在工作上培養未來的領導人和接班人,要知道每位主管都會是過來人的,我們要做的是令身邊的人成功。所有的決策,必定要走進或最接近的現場取得第一手資料,這樣的決策才是最接地氣的。

    最後,這本書有一段文字很有意思,“會議應該被看做是組織不完善的標誌”,“最理想的組織應該是沒有會議而仍能正常運轉的組織”,會議過多,“就表明職務未必予以明確界定、機構不夠健全、責任不夠分明”,“還表明或者是根本沒有進行決策分析和關係分析,或者是並沒有把這些分析付之應用”。德魯克所寫的,的確沒有堅離地,反而導出了很多細微之處的管理學問,值得推薦一讀。



    鄧偉強



71

鮮花
87

握手
79

雷人
51

路過
1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