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街坊總會聯同下環坊會等社團合辦的「治理內港水患何時見曙光街坊論壇」釋出:希望政府進行築堤、擋潮閘兩方案對比民意諮詢,以及盡快展開內港南治水工程。 「治理內港水患何時見曙光街坊論壇」昨日下午於街坊總會下環社區中心舉行,出席者包括:立法會議員、街坊總會副理事長梁鴻細,下環坊會會長張麗珍,福隆坊會理事長杜妙玲,兩海坊會常務副會長朱浩源,街坊總會南區辦事處主任曾家樺,以及數十名街坊。 論壇釋出,內港一帶居民密切關注內港一帶低窪地區暴風雨來臨時水患的治理。內港低窪地區包括十月初五街、爐石塘、福隆新街和新馬路至下環航海學校路段及周邊舊區,是本澳水浸的重災區,區內商戶和街坊承受巨大的水患之苦。因此,主辦方希望通過論壇,收集街坊訴求及建議,反映予政府,冀政府、加快內港低窪地區水患治理力度,改善區內生活及營商環境。 梁鴻細表示,希望當局盡快動工及說明工程期間相關路段的交通安排。他提出築堤、填海建議,相信既能解決水患,又符合經濟效益,還能解決下環區社區設施不足及交通繁忙問題。他還希望政府公佈更多有關擋潮閘研究進度的信息,以及將築堤、建擋潮閘方案進行比較,讓社會參與擇優。 張麗珍稱下環區是水患重點區域,水患問題影響居民及區內商戶,希望政府重視居民意見,徹底治理水患問題。她希望已規劃的內港南治水工程盡快動工。 論壇還安排了問答交流環節,以期更深入、廣泛地收集民間意見。 據了解,按政府工作計劃安排,內港南治水工程已於早前進行公開招標,並於今年內動工,共分三期施工。第一期主要在內港南比厘喇馬忌士街五號B碼頭地段建造雨水泵站及預留污水處理設施結構平台。而第二及第三期工程將根據第一期工程進展有序開展。但目前仍不見相應工程動工的跡象,坊間希望政府加快推進內港南治水工程興建,以有效應對暴雨及輕微海水倒灌水浸,減少水浸長期對區內商戶、居民的影響,又兼具治理內港水污染功能作用,減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內港河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