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科技教育普及計劃”陸續展開,讓學生主動思考、投身科學探索。 ![]() 透過精彩戲劇,讓學生們全神貫注地吸收科學知識。 ![]() 種種新奇的科學實驗道具,都讓“好奇寶寶”們大開眼界。 科學館學生科普計劃樂學科學 為支持學校以及本澳學生參與並響應全國科普日活動,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澳門科學館合辦“學生科技教育普及計劃”,計劃當中面向本澳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先導計劃”已經陸續展開,為學生們帶來趣味與互動並重的科學探索體驗。 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動手與探究能力,教青局聯同科學館合辦“學生科技教育普及計劃”,透過科學館內豐富的教學科普資源,對應學校科學與科技學習領域課堂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及素養。 內容有趣大開眼界 在面向本澳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先導計劃中,內容圍繞光學、冷與熱、植物、天文及航天四大主題,包含浩瀚星空的運行方式、光與水的折射關係、光線對藻類植物的影響,以及雷射的能量傳遞等知識點,讓學生們參觀天文館、觀看科普劇場、科學演示、參觀科學小展區及參與探究活動,在過程設計上亦融入實驗與戲劇等環節,令他們更專注投入到趣味的科普探索活動。 聖家小學的黎同學表示,今次普及計劃的內容讓她感到非常有趣,除能走出課室玩耍外,還能學到許多以前未曾接觸過的知識,例如第一次認識到的液態氮就留下印象深刻,其極為低溫且能迅速凍結物體,以及一碰到地面就變成氣體的特性讓她大開眼界。在球幕影院中看到天體的運作方式更是令她大感震撼,因此亦期望未來可以參加更多類似活動。 有助提升科學素養 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青洲中學何同學表示,雖然在普及計劃的活動中會有“工作紙”需要同學們作答,但內容不會很難,平時上學都有接觸這些科普知識的機會,在此基礎上看過並親身參與過實驗之後,就會覺得工作紙的題目很簡單;而最喜歡就是機械人及戲劇環節,因為這些環節相當有趣之餘,亦能讓他學到溫度、光影折射等豐富知識。 今次“先導計劃”中,下一階段計劃將於明年初進行,屆時會以本澳初中一年級生為主要對象,為他們帶來以天文、航天及地球科學等與初一學生學習進度相符的科普內容;未來教青局亦將繼續與科學館合作,讓“普及計劃”最終涵蓋本澳中小學各年級,令科學伴隨著學生們學習生活,繼而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提升整體科學素養。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