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勇擔敢先 改革澳門 富民強澳

    勇擔敢先  改革澳門  富民強澳



    四、盡快建立澳門金融證

    券交易所

    為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協助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並推動澳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經貿與產業發展上加強交流與合作,國家有關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二○二○年十一月下旬,在發佈的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409號(經濟發展類099號)提案答覆的函件中指出:“二○一九年二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其中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目前,澳門聯合廣東在橫琴推動建設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已吸引澳門大西洋銀行橫琴分行等十餘家澳門金融機構入駐,在橫琴註冊的金融企業已有5,000餘家,為深化粵澳金融產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同時,目前有關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正在“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支持澳門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金融產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體地說:

    第一,推動澳門經濟轉型及產業經濟走向多元發展,自身必須具有一定的金融經濟實力。如在澳門設立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以及設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交易所,作為推動澳門產業經濟走向多元化發展的突破口。

    第二,要打破本澳當前產業經濟發展過於依賴博彩旅遊業及其附屬行業的單一化局面,充分利用好澳門本地財富的巨大存量、低稅率、以及與葡系資本合作的優勢,為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展開商貿合作的國家、地區,提供一個融資、相互拓展市場的合作平台。

    第三,密切配合國家惠澳利澳相關金融政策,完善澳門金融服務體系,全力推動澳門包括融資租賃、中葡(包括葡語系國家、“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國家)人民幣結算或清算、財富管理和保險等業務在內的新金融產業發展。

    澳門金融證券交易所的建立,不僅對落實《規劃綱要》、推動澳門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展開商貿合作與交流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拓展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空間,無疑是新的機遇。

    五、建立澳門國際商品貿

    易進出口交易會

    這個國際商品貿易進出口交易會,是以“促進國際商貿合作,共創產品交易商機”為主題,面向全球,並以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商貿交流、以及中國東部大灣區(九市二區)與葡語系國家、歐盟國家、東歐國家在商品貿易合作、服務與交流為重點;同時,致力協助參與者尋找商品貿易與銷售市場,以及尋找商品貿易合作伙伴,為澳門特區經濟多元發展、產業轉型及創業創建商機。交易會期間的主要活動,包括:商品展銷、產品衛生檢驗檢疫標準展覽、商貿合作論壇、商貿推銷配對及商品貿易糾紛司法仲裁展覽等。這個項目的具體內容與服務對象,區別於現有的“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是推動澳門經濟發展走向“適度多元”、建立新興產業的其中一個新項目、新內容。

    六、建構行業職業及專業

    技術職級制度

    多年來,澳門經濟體系發展的態勢,一直以博彩旅遊業及其附屬產業為主導,其他行當或產業經濟未能如推動經濟轉型及產業結構調整目標那樣,走向多元發展。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本澳經濟發展體系或推動經濟發展現行制度上存在着嚴重的漏洞或缺失。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推動“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後續及其他相關配套工作未能承接發展,經濟管理制度存在嚴重問題,整個經濟管理體系均沉浸在賭權開放後產生的財政稅收紅利巨變,而沒有充分重視其他行業或產業經濟的轉型或配套工程建設。

    第二,目前,造成經濟轉型或形成新技術產業經濟未能突破“瓶頸”,根本的問題就是存在着本澳經濟制度上的漏洞或缺失,也即是在現行經濟體系上各行業的專業技術能力與水平,未能有規範的機制去確立、認證認可,專業技術人才者與初入行者“同居一室”,造成各種各樣問題頻生,能者專業技術得不到有效發揮。

    第三,由於制度上存在着嚴重的漏洞或缺失,更沒有標誌當地技術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完善的專業認證制度,對各行各業專門、專業人才作出專業技術等級認證許可,造成大量的專門、專業人才流失,特別是當前經濟發展的態勢不明朗、需要扶持的新產業經濟未完全形成的狀態下,推動各行各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認證及確立他們的專業技術地位,將會是推動本澳經濟轉型或形成新技術產業經濟的重要動力。

    那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為適應本澳經濟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及產業經濟革新,以及適應本地新技術產業發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須要建立與本地產業經濟發展及行業經濟發展相配合、相適應的各行各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評審及認證制度。

    第二,目前,澳門正處在一個推動社會發展變革的重要時刻,我們要充分把握好這個有利時機,着手解決歷史上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上的漏洞或缺失,以及由此形成的、長期存在的種種弊端;要打破那種禁錮人才、一潭死水的局面,盡快建立起充滿活力的各行各業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及專業技術認證制度。由此,使到每一個生產者、專業技術人員都能在與本人的專業知識、能力和客觀需要的各個不同職業崗位上,更好地為振興本地經濟、推動本地科學技術、教育的發展。

    第三,建立與完善本地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評定、評核、評審與認證制度,有利於推動本澳經濟轉型及產業經濟技術革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增強各行各業專業技術人員在專業技術應用和行業發展中的責任感,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以及穩定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隊伍。第二個方面,通過對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專業水平及工作績效表現的考核和評價,激勵他們的工作進取精神,促進人才成長,有利於行業發展。第三個方面,通過制度可挖掘和發現大批優秀人才,為推動經濟轉型及扶持新技術產業創造條件。

    通過建立與完善本地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評定、評核、評審與認證制度,將有利於解決本地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上長期存在的積壓、浪費人才的弊病;有利於克服平均主義、打破禁錮人才的局面,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改變人才結構不合理的現狀。

    七、推動新形勢下澳門教

    育改革

    多年來,澳門經濟發展適度多元的局面之所以未能打開,同澳門教育的發展政策、教育水平、教育素質與教育方向有很大的關係。在片面強調教育多元化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澳門教育體系中一直潛在的問題,在近年來澳門經濟飛躍發展的大環境下逐漸顯露,適用的專業人才問題、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問題、各行各業各種類工作崗位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對口問題,包括政府各行政職能管理部門公職人員,他們所掌握知識、專業技術或專門技能,與所在工作崗位上的專業知識、技能與技術要求是否相符?同時,推動經濟轉型與扶持新技術產業的步伐一直停滯不前,為甚麼?實際上,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本澳現時所實施的教育政策、教育措施與教育規劃,與本澳多年來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脫節有很大關係。換句話說,就是教育嚴重滯後,某些教育環節還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例如,一個社會的整體發展所需的人才,是多層次、多門類、多專業技術及通才。實際上,高、中、低各個層次的人員都有需求。然而,當前的人力資源市場對社會的實際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解決教育發展與本澳社會、經濟等方面發展要求相適應這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重視:

    第一,要重點發展與澳門整體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新技術產業等方面需要和需求的相關門類學科知識、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與社會有關行業合作,定點定向培養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人才。

    第二,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社會的發展需要各個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與專門技能人才。當前,本澳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滯後,專業學科發展方向未能與時俱進,而出現人力資源市場上某些行業專門技能人員過剩、某些行業專門人員甚至出現人力資源缺位等問題。

    第三,要解決澳門教育發展三個面向問題:一是面向澳門;二是面向經濟改革;三是面向未來發展。

    總的來說,未來的發展,是教育的發展與人才的競爭,教育存在問題不解決,必定會導致落後,與世界發展主流脫節。

    八、完善社會福利保障制 

    度建設

    自回歸以來,本澳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逐步健全與完善,無疑為澳門居民的生活帶來了福祉。但是,隨着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保障制度上的隱性問題逐漸顯示出來;特別是,廣大居民退休生活的保障,在當前環境下、以及未來的社會轉變中,已出現了一些與之脫節的狀況。如公積金或強積金,過去經濟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時候,供款數額相對比較少,在退休後所得保障額相對也比較低。但是,近年來,隨着本地經濟的飛躍性發展,生活水平與物價也相對不斷向上攀升,原有的低供款額的制度,已與社會現實生活環境與物價上升幅度脫節。因此,提升現行供款額,在勞資官各方可承受的額度上,為改善和提高本澳居民退休後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多的幫助。

    總的來說,“勇於承擔、敢為人先、創新澳門、跨入新時代”、“改革澳門、富民強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必須要勇於承擔,為廣大澳門居民服務、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下)



    謝  英



69

鮮花
87

握手
93

雷人
72

路過
1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