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葡萄牙人大傳播》新書首發



《植物澳門學——“葡萄牙人大傳播”》新書發佈暨分享會昨舉行。

金國平(左)及葉農

親子於書市選購心儀讀物

    以“植物澳門學”為主題



    《葡萄牙人大傳播》新書首發



    【澳門日報消息】由文化公所、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出版,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教授金國平、葉農著的《植物澳門學——“葡萄牙人大傳播”》新書發佈暨分享會昨舉行。全書共有二十章,以“植物澳門學”為主題,旨在論述從美洲傳入中國的高產作物和以澳門為基地傳播開的美洲植物。該書擴展澳門學的學術視野,為領域的研究貢獻獨到的洞見和深刻的分析。

    分享會由文化公所、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主辦。昨日下午二時半在澳門理工大學體育館舉行,由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殷汝濤、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巴西漢學家兼澳門大學助理教授沈友友、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理事長王國強、澳門閱讀寫作促進會會長陳艷華、文化公所總經理趙香玲及金國平、葉農主禮。

    美洲作物從澳入華

    金國平稱,該書在學術理論層面取得顯著創新成果,全新提出“植物澳門學”與“葡萄牙人大傳播”兩大關鍵概念,為“澳門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前者將澳門精確定位為美洲作物傳入中國的前沿站點,聚焦於植物在澳門歷史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多元角色;後者則是對“哥倫布大交換”理論的有力拓展與必要補充。期望繼續深入探究經由澳門傳向世界各國的中國本土植物,為“植物澳門學”的學術體系,及全球和中國的學術研究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葉農指學術界對明清外來農作物、植物傳入中國,已有一些研究成果,該書為此領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與新的史料。書中以玉米、辣椒、煙草等經澳門傳入中國的外來作物為案例,體現全球交流網絡中澳門的樞紐角色,印證“小城大國”的歷史地位。冀學術界有更多專家學者投入到相關領域研究,推動“澳門學”在國際學術界提升影響力。



98

鮮花
39

握手
63

雷人
6

路過
5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