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祖杰 設計滿足七至八烈度計算 工程師:澳建築物可抗地震 【澳門日報消息】廣東省清遠市近期發生了一次四點三級地震,澳門居民反映感受到輕微震感。立法會議員、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表示,澳門現行的《屋宇結構及橋樑結構之安全及荷載規章》已明確規定建築物設計需考慮地震影響。目前,澳門的建築設計已滿足七至八烈度計算,相信樓宇的安全性基本沒有問題。但老舊樓宇由於日久失修、鋼筋老化等問題,可能有潛在風險。建議加強舊樓的檢查及維修保養,並加強居民應對地震的自救和逃生宣傳。 四跨海橋健康監測 針對澳門樓宇的防震情況,公共建設局及土地工務局在回覆媒體查詢時表示,現有的《屋宇結構及橋樑結構之安全及荷載規章》已規範了建築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設計要求,涵蓋公共及私人工程。其中,醫院、學校等社會設施用途的建築物,其抗震設計要求更為嚴格。此外,澳門的四條跨海大橋也配備了持續健康監測系統,用以評估結構的安全狀況。 當局指出,澳門並非位於需要高度設防的地震區域,一般建築物只需考慮水平地震作用,其相關設計要求與風力作用相似。由於澳門地處颱風多發地區,建築物經常受到颱風吹襲,即使是沒有針對地震作用設計的舊有建築,也具備一定的抗震能力。 胡祖杰表示,今次清遠地震的震源深度為十千米,屬於淺源地震。澳門距離震中約一百七十五公里,預計感受到的地震烈度為三至四度。根據麥加利地震烈度表(該表主要依據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程度、地震現象及人的感覺等劃分制訂),三度烈度時,室內的人已能感到震動,靜止的車輛也會有微微搖動,振動感覺類似有貨車駛過;四度烈度時,大部分室內人員都能感受到地震,少數室外人員也會察覺到直立物體略有搖動,杯碗碟或門窗作響,牆和窗架也會發出吱吱聲。 他表示,根據《屋宇結構及橋樑結構之安全及荷載規章》,澳門的建築物設計已考慮地震影響,尤其是醫院、學校及重要基礎設施,如港珠澳大橋等,其抗震要求更高。 定期檢查維修舊樓 目前,澳門的建築設計已滿足七至八烈度,樓宇的安全性基本有保障。但老舊樓宇由於長期缺乏維護,鋼筋可能出現老化等問題,這可能會削弱其抗震能力。因此,舊樓需按照相關法規注重定期檢查及維修保養。胡祖杰並稱,雖然澳門並非地震多發地區,但鄰近地區歷史上也曾有地震記錄,例如一九一八年南澳發生的六級地震(又稱汕頭大地震)。如果居民對地震影響有所擔憂,可以多了解氣象局網頁上相關知識介紹,對地震有正確的認識;同時,他希望政府能夠進一步加強地震自救和逃生宣傳,提高居民應對地震的反應能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