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團體倡土地利用配合“1+4”



梁鴻細

    配置產業基建    形成集聚效應

    團體倡土地利用配合“1+4”



    【澳門日報消息】政府早前公佈將九幅未發展土地納入臨時使用計劃,擬建設“臨時自由波地”、臨時停車場及環保加fun站等公共設施。議員、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對此表示肯定,認為此舉積極回應居民對公共空間的迫切需求,更體現政府在土地利用規劃上的開放態度。他強調,鑒於本澳土地資源稀缺,未發展土地開發應以“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為導向,建立短、中、長期相結合的規劃機制,並結合各區域發展定位、社區特性及實際需求,動態調整土地使用方案,為打造宜居城市奠定基礎。

    梁鴻細指出,為夯實“1+4”產業發展根基,政府可將未發展土地活化與產業配套建設深度融合。例如,針對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可規劃建設標準化實驗室、現代化藥物製造基地及專業醫療中心;文化體育及會展商貿領域則需配套文化展演場館、多功能體育賽事場地及國際級展覽中心等硬件設施。建議政府系統梳理全澳未發展土地資源,優先開發具潛力的地塊,透過精準配置產業基建,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能。

    細地打造口袋公園

    針對本澳人均休憩及運動空間不足,梁鴻細提出“因地制宜、見縫插針”的活化策略。建議將面積較小的閒置土地改造為“口袋公園”,參照內地經驗植入綠化景觀與休憩設施;鄰近學校的區域可增設羽毛球場、自由波地等體育空間,緩解現有場館預約壓力。政府應建立社區需求評估機制,靈活調度閒置土地資源,分階段補足各年齡層居民對健身休閒設施的需求。此外,未發展土地可能會出現環境衛生問題,建議由土地管理部門與市政署緊密合作,適時滅蚊除草、清潔等。

    改造臨時節慶場地

    梁鴻細強調,即便未發展土地暫作臨時用途,仍需注重社會效益最大化。舉例可結合節慶時點將土地臨時改造為觀景平台,供居民觀賞煙花匯演等大型活動;針對離島地區,建議利用未開發土地舉辦春節年宵市集,分流塔石廣場人流壓力。呼籲政府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提前謀劃離島未發展土地的長遠規劃,探索“臨時+永久”的銜接模式,確保土地資源持續發揮經濟社會價值。



27

鮮花
23

握手
26

雷人
74

路過
8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