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代表團成員等在聯合國維也納總部合照 ![]() 徐懿(左二)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會 澳學者參聯合國外空委會議 邊會活動首展嫦娥採集月球珍貴樣品 【澳門日報消息】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委員會第六十八屆會議六月二十五日至本月二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徐懿作為澳門首位中國代表團成員參會,積極參與大會空間與水、空間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審議。 聚焦中國探月廿年 會議期間,由中國舉辦的“同築夢 眾行遠”邊會活動在聯合國維也納總部精彩亮相,引起熱烈反響。邊會聚焦“中國探月工程二十年”成就展,首次向世界展示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任務採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珍貴樣品。徐懿作為是次專題討論嘉賓,分享國重實驗室在國家航天局支持下積極參與嫦娥探月工程的科研歷程。 該實驗室研究人員擔任多個嫦娥任務科學載荷首席科學家,基於探月資料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通過嫦娥樣品分析發現新的月球礦物,深入研究月球正背面風化環境。近年來,國重實驗室還與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多國科研機構開展嫦娥資料科學研究合作。 澳門學者參與聯合國外空委會議,體現中央政府對澳門科技發展的支持,展現“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徐懿表示,國重實驗室將繼續積極助力國家深空探測事業,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澳門力量。 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於二○一八年正式掛牌成立,是國家在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有四十餘位專家學者,研究團隊逾二百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