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鏡湖文獻入國家級記憶名錄



柯麟校長及孟憲民醫生為鏡湖護校女學生授課(一九四六年)

二戰期間收容兒童難民在鏡湖醫院留醫所留影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和世界記憶項目專家到鏡湖醫院慈善會交流文獻遺產 及申報工作

鏡湖慈善會文獻豐富且分類保存良好

世界記憶項目專家到鏡湖醫 院慈善會了解澳門文獻遺產

    見證本澳中西醫合診先河



    鏡湖文獻入國家級記憶名錄



    【澳門日報消息】中國國家檔案局昨日公佈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級《世界記憶名錄》),共五十二項檔案文獻入選,包括《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檔案文獻(一八五七年至一九六一年)》。



    該項目由澳門文獻信息學會及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聯合申報,通過數年與鏡湖慈善會共同挖掘整理,該批共五千四百件文獻體現重要的歷史價值,為澳門新增一項文化名片,也是澳門首次有文獻遺產入選UNESCO國家級記憶名錄。

    五十二文獻入選

    中國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林振義在發佈會上介紹去年十一月啟動申報工作後,各地方和有關部門單位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精心挑選,共申報一百○九個項目,無論是申報數量還是選題質量都創歷史之最。通過嚴格把關,評選出五十二項檔案文獻,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已經有了二百五十項。他寄語各單位,入選《名錄》是保護傳承的開始,也是活化利用的開始。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對澳門鏡湖項目的成功入選名錄表示支持與祝賀。文化局指出澳門一直以來作為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鏡湖文獻在國際人道救援、社會治理、傳播人間大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見證和佐證作用,文化局冀藉鏡湖項目,在國際上進一步彰顯澳門兼容並蓄的文化內涵,擴大國際“朋友圈”,講好澳門故事和中國故事。

    記錄孫中山義診

    鏡湖醫院慈善會對入選感到榮幸,主席廖澤雲指出,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成立於一八七一年,因貧困華人之需,由澳門著名華商倡建值事會,為華人慈善活動構建平台,包括孫中山於一八九二年來到澳門,在這所中醫院開展西醫義診服務。同時慈善會設有着重培養女性的護理學院,也是澳門最早創設私塾的組織,更成為愛國商人施展抱負的園地。他認為檔案史料如實反映慈善會的運作,是重要的見證,並強調將配合特區政府施政,為國家發展所需發揮澳門所長,利用史料作為愛國教育的重要素材。

    開放文獻供參考

    理事長劉永誠表示,鏡湖慈善會一直重視史料的保存與利用,已對館藏系列進行系統的分類整理,並制訂完整的目錄。同時,設立了兩個檔案室,對檔案資料進行排序,整齊地放置於該慈善會的書庫中。他表示,慈善會將充份發揮文獻遺產的價值,尤其鼓勵年輕人多學習孫中山愛國的救世精神,以及發揮紅色資源的深遠影響力。

    秘書長兼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表示,申報的這批文獻有醫療檔案、會議記錄、照片、信函、紗紙檔、碑匾、契約等,見證孫中山引入西醫開創中西醫合診的世界性先河、兩性平等、中共組織、紅色商人、國際救援、扶助難童、平民教育、華人治理等歷史。她表示,慈善會關注史料的使用,已設立鏡湖歷史紀念館展出大量文獻,免費對外開放。同時對大部分資料進行電子化,並在“澳門記憶文史網”公開,為了解澳門歷史及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參與申報的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兼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代表楊開荊表示,慈善會文獻在多個方面呈現出世界意義,具有獨特而無可替代的普世價值,因而入選《名錄》是實至名歸,彰顯澳門的文化內涵。城大校長劉駿表示,將繼續支持記憶中心的發展,同時有意開拓更多國際組織的聯繫,藉着世界記憶項目的國際平台,進一步加強與世界的學術交流。文獻學會會長鄧駿捷認為,隨着鏡湖項目成功入選UENSCO名錄,令澳門文獻遺產在UNESCO的國家級、亞太區級、世界級均不缺席。他表示學會將更好地進行宣傳和推廣工作,發揮澳門文獻史料的作用。同時致力提高公眾對文獻遺產的保護意識,推動年輕人參與世界記憶項目。



7

鮮花
80

握手
72

雷人
84

路過
3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