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地圖上的澳門 · 第二輯 (五)



嘉模堂 (圖片來源:澳門文化遺產網)

“Dona MariaⅡ”號炸毀於澳門氹仔 (圖片來源:澳門文化遺產網)

一九一二年氹仔城圖 (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一九一二年澳門城圖 (圖片來源:澳門文化遺產網)

    一七八四到一九二四年



    地圖上的澳門 · 第二輯 (五)



    今期介紹的地圖,是一九一二年的氹仔城圖(Esboço das Ilhas da Taipa),由石版印刷,現藏於葡萄牙國家圖家館。收錄於由葡萄牙製圖委員會(Portugal. Comissão de Cartografia)編製的一九一二年《澳門地圖集》(Atlas de Macau),在《澳門地圖集》中,還有澳門城圖(Planta da cidade de Macau)、澳門半島及氹仔地圖和路環圖等地圖。讀者可參考《地圖上的澳門(八)》以了解更多關於澳門城圖的資訊。



    隨着城市的擴張,氹仔亦有所發展。小潭山方面修築了盧廉若馬路,舊城區方面房屋錯落有致,島上出現了連接舊城區與其他村落的道路。同時,“N.a Sr.a do Carmo”(嘉模聖母堂)坐落在舊城區東側。作為島上唯一的天主教堂,嘉模堂建於一八八五年,嘉模堂區即以該堂命名。然而當時澳門半島的原城牆外地區已經發展成網狀街道結構,三條大路已經出現,街道縱橫交錯。在西南側,沿海的民國大馬路已經通車,以上都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澳門發展的結果。相對地,氹仔僅有舊城區的發展較為完善,其他地區並未開發,仍然處於傳統的鄉村生態,城市化程度不高,發展程度依然有限。

    本圖在小潭山西南側標注了氹仔炮台和瑪利亞二世號爆炸案紀念碑。爆炸案發生於一八五〇年,正值兩次鴉片戰爭之間。葡人眼見英國佔領香港島後,破壞了“廣州——澳門”貿易體系,因此葡人意圖實施擴張行動以維護其貿易地位。一八五〇年,船隻瑪麗亞二世號奉澳督官也之命前往澳門,對清廷作出恐嚇。十月,瑪麗亞二世號在一次慶祝活動中,因一名船員的報復行為,被三百桶火藥炸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之後,澳葡政府在此竪立了紀念碑,以悼念爆炸案的傷亡人員。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黎嘉謙



21

鮮花
63

握手
8

雷人
15

路過
6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