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完“全切”的“神經損傷”的老鼠 (網絡圖片) 病理模型動物在科研上的應用 研究白老鼠的神經再生,必須由“神經受損”的白老鼠作為模型動物。人為造成白老鼠的“神經損傷”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拿刀在老鼠的脊椎處進行“全切”或“半切”,但這種方法無法做到如人類因意外引致的神經損傷;另一種方法便是用重物模擬被重擊的情況,會更貼合我們因車禍或重物襲擊而導致神經損傷的情況。 在視覺神經缺乏的修復再生的研究上,有時需要用到“轉基因白鼠”作為人類青光眼的模型動物。而要知道白老鼠在接受神經再生治療後是否有神經再生的進展,有幾種方法:一是觀察白老鼠在光暗房之間的逗留時間和行為模式,評估白鼠是否有視覺神經的再生;二是通過神經元的行動電位量度,評估視神經是否有功能性的恢復。 我們總是看到科研人員用白老鼠作研究,但一直沒有探究過實際的操作過程,原來白老鼠的活體研究涉及不少學問,令人對科研工作者心生敬佩,也感謝白老鼠們為科研作出的犧牲。 周梓鋒 蔡高 高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