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代表:深化合作融入國家灣區



澳區全國人大調研組反饋調研意見與建議

劉藝良

高開賢

崔世平

張應杰

郭振華

    澳區人大調研組穗交流回饋意見



    代表:深化合作融入國家灣區



    經過連日在中山、江門和佛山開展專題調研後,澳區全國人大調研組今日在廣州召開交流會,向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反饋調研的意見和建議。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中午會見了調研組一行。

    (廣州八日電)



    交流會上午九時於廣東省人大代表之家多功能廳舉行,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碩輔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郭振華,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張虎,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應杰、協調部長仇昱等參會。調研組組長劉藝良,副組長高開賢、崔世平,組員吳小麗、何雪卿、何敬麟、陳虹、施家倫、容永恩、黃顯輝、蕭志偉、溫能漢等出席並發言。

    黃楚平在會見中稱,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日新月異,粵澳合作勢頭良好,真誠希望各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常來廣東走走看看,多對廣東工作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寶貴意見。

    加強灣區互聯互通

    劉藝良在反饋調研意見時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在灣區互聯互通方面,冀加快推進廣珠(澳)高鐵與珠肇高鐵建設,推動橫琴高鐵站的選址和深珠通道立項建設。二是希望結合澳門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優勢,以及廣東強大的製造業基礎,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如在先進製造業方面攜手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加強兩地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之間的產學研合作。

    三是在文旅融合方面,聯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策劃推出更多跨區域的文化旅遊精品線路,並利用“二百四十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吸引全球遊客前來旅遊消費。四是深化橫琴深合區的協同支持,幫助各地了解深合區的發展定位和整體規劃,鼓勵各地市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加強與橫琴在產業互補、科技創新、文化交流等多領域合作。

    制度對接便利融合

    高開賢指出,在當前國家房地產行業積極轉型大背景下,更應發揮澳門平台優勢,積極吸引全球範圍內的高新科技企業落戶灣區,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科技產業集群。同時,在灣區規則軟連接方面,當前儘管在諸多方面取得成就,但港澳居民與內地之間的往來仍存在一些不便之處。建議粵港澳三地在規則、制度等方面的對接與融合,加強在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市場監管等方面的溝通協調,逐步消除政策壁壘與制度差異。在通關便利化方面,探索實施更加靈活、便捷的通關政策。

    崔世平在反饋中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深入挖掘珠江西岸這片土地上的愛國故事、英雄事跡等文化資源,將其系統整理並傳播,打造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愛國教育文化基地。二是推動澳門與珠江西岸城市在高新科技領域的合作,將相關先進理念和技術引入澳門應用,通過澳門平台向世界展示能源高效利用、環保技術創新、工業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創新成果,三是強化粵澳科技界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國家科技事業的發展。

    更好服務“十五五”

    張應杰指出,這次調研讓代表看到珠江西岸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方面的大提速,也對澳門如何更好融入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有了更深的思考,希望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為深化粵澳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郭振華在講話中,對於發揮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作用提出三個要求,一是要體現在積極助力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方面;二是要體現在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藍圖方面;三是體現在落實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精神,有效推動專題調研成果轉化,更好服務“十五五”規劃編制方面。

    下午,調研組結束五天行程返抵澳門。



    本報記者  古楨輝  報道



21

鮮花
95

握手
64

雷人
81

路過
77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