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南山區濱海休閒帶 ![]() 廣州建設全域綠美空間 從“點上盆景”拓展至“全域風景” 粵綠美鄉村建設初見效 廣東省林業局最新發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廣東綠美鄉村建設初見成效,全省城鄉綠意從“點上盆景”拓展為“全域風景”。據統計,全省縣鎮村綠化種植苗木逾四千二百萬株,建成一百一十二個綠美古樹鄉村、二百一十個古樹公園,建成逾千公里森林步道、休閒步道、健身步道。 廣東將森林大斑塊建設,與國土綠化規劃相銜接,打造一千○三十個千畝級森林斑塊。其中,連片一千畝至三千畝的森林斑塊共有七百三十二個,連片三千畝至五千畝的森林斑塊有一百五十個,連片五千畝以上的森林斑塊有一百四十八個。 廣東持續實施“城鄉一體綠化美化”提升行動,推動公園下鄉、森林進城,持續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步伐,全省廿一個地市廿七個縣(市、區)均加入“創森”行列,建設森林城鎮二百一十個。各地不斷強化嶺南特色,將文旅休閒、森林旅遊、森林康養有機融合,打造綠美點一百九十三個,實現了縣域和省屬國有林場全覆蓋,並通過綠美點與示範林場、公益林示範區和自然保護地有機串聯,連點成面,建設全域綠美空間。 建設郊野山地公園 目前,廣東第一批郊野公園、山地公園正加快建設。到今年底,全省五十七個縣(市)將至少各完成新建一處郊野公園或山地公園,納入縣城建設規劃。 同時,廣東對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鐵路等通道提升綠化質量,將綠化質量提升工作,融入幹線公路建管養全過程。截至目前,廣東開展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綠化質量和沿線森林景觀,已建設綠色通道林二千九百九十二公里、七十九點六萬畝。 全省系統整合沿線森林、濕地、古樹、古村落等生態資源,因地制宜見縫插綠、留白增綠、拆違還綠。廣東各地積極尋求更多元化、更深層次的“增綠”方式,挖掘可綠化空間,設計街頭小景、綠化小品,因地制宜打造古樹公園、口袋公園、綠美庭院等,以“小綠”帶動鎮容村貌“大綠”,使民眾與自然山水有了更多“偶遇”。 廣東省林業局表示,今年廣東擬建設一千畝以上的森林斑塊三百五十九個,完成低質低效林改造一百五十萬畝、新造林撫育二百○五萬畝。在廣東現有一百九十三個綠美點基礎上,打造精品綠美點四十個,綠美帶六條,高標準建設“環南昆山至羅浮山”綠美帶。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