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湖醫院舉辦“中國房顫日”宣傳教育活動 鏡湖宣防治心房顫動 早期篩查有效發現潛在患者 【澳門日報消息】為提高居民對心房顫動的認識,加強房顫防治與管理,在六月六日第十三個“中國房顫日”,鏡湖醫院抗凝小組與康復科舉行“中國房顫日”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主題活動,圍繞房顫的綜合管理及心臟康復運動。 活動於鏡湖醫院霍英東博士專科醫療大樓病人資源中心舉行。副院長張振榮,內科主任余漢濠、副主任彭莉,護理部副主任黃志華、梁詠詩,康復科副主任陳映武,抗凝小組成員:心胸外科主任顧問醫生張海瑞,心內科副主任顧問醫生鍾桃娟,藥劑科副主任曾珞欣,神經內科主治醫生陳玲,消化科主治醫生朱雪茵,心內科主治醫生柯于梵,心臟專科護士梁立彤,藥劑科一級技師黃穎荃,康復科治療師歐凱華等出席。 發病率呈逐年上升 張振榮致辭時表示,目前,中國房顫患者數量已突破千萬,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房顫患者群體,加大房顫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營造有利於房顫患者康復的社會環境。 活動設置科普講座及現場義診諮詢,向公眾普及房顫防治知識,解答患者疑問。柯于梵強調房顫綜合管理的重要性,指早期篩查是防治重要環節,通過社區義診、健康體檢等方式普及心電圖檢查,能有效發現潛在患者;同時,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制訂包括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在內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並加強長期病情監測與基礎疾病控制,是改善患者預後的關鍵。 科學合理運動有益 在房顫患者的康復方面,心臟康復運動成為活動關注的焦點。歐凱華介紹,科學合理的運動有助提升房顫患者心臟功能和生活質量。病情穩定的患者可選擇散步、太極拳、瑜伽等低強度有氧運動,但運動前需經醫生全面評估,運動過程需密切留意身體反應。 活動吸引眾多房顫患者和有興趣的居民、醫療工作者參與,氣氛熱烈。鏡湖醫院抗凝小組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房顫防治宣傳與推廣,進一步提升房顫綜合管理水平,推動心臟康復運動的科學普及,為房顫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健康支持,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