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教局指引校園限手機



教局將推校園電子設備管理方法的參考指引

家校合作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電台時事節目昨探討青年網絡素養

有意見倡支援學校提升學生網絡素養

    擬下學年推出  援校購置設備



    教局指引校園限手機



    【澳門日報消息】資訊科技普及,青少年學習、社交或娛樂等都涉及網絡。教青局中學教育處長梁怡安稱,校園使用電子產品很常見,學生用於尋找資料、小組報告等。各校已制訂校園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管理方法,局方下學年將推出參考指引,明確除教師指導的教育活動及特殊情況外,學生在上課與小息期間要限制使用有關設備。局方亦有支援措施,支持學校購買手機櫃等集中管理設備。



    教青局課程發展及評核處長鄭錫杰、中學教育處長梁怡安、聖公會“重新連線”服務計劃社工何嘉鴻,昨日上午應邀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與聽眾探討青年網絡素養。

    及早推廣網絡素養

    梁怡安稱,近年局方持續開展相關教學資源及配套工作,支援學校提升學生網絡素養,並把網絡素養納入教師培訓的核心發展項目,亦與不同部門合作開展教育。系列工作希望教導青少年安全健康地使用網絡,保護個人資料、避免過度使用網絡及能識別網路詐騙等潛在的危險,讓下一代在網絡世界成為負責任公民。

    緩網絡成癮年輕化

    何嘉鴻表示,聖公會在二○二二年起已開展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發現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越多,精神狀況或越差,同時經常留意自身社交媒體的消息,易影響情緒及產生焦慮。也發現網絡成癮呈年輕化趨勢,接觸家長求助的最年輕個案,涉及六至八歲子女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透過不同形式的入校活動,及早推廣網絡素養,妥善使用網絡,減低負面行為。

    有聽眾認為,應限制青少年使用網絡的時間,成年人也要以身作則,避免過度使用;也有家長擔心青少年隨意在網上發表言論,會傷害他人。

    鄭錫杰表示,當局已透過學校運作指南向學校提供資訊科技及網絡使用相關指引,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參照,讓學生適當應用網絡時間圍繞每日平均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二十分鐘後亦應休息。他並引述國際測試數據,指學生在適當時間內使用資訊產品,有助提升數學及創造性思維表現。



75

鮮花
54

握手
94

雷人
31

路過
2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