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節目巡禮嘉賓與藝團代表合影 ![]() 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將為本屆藝術節揭開帷幕 ![]() 《魔女宅急便》首次走出 日本 ![]() 華語戲劇界金牌編劇何冀平將分享創作話劇《德齡與慈禧》歷程 ![]() 梁惠敏 本地藝團參演近半 總預算二千三萬 澳門藝術節四月下旬開鑼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三十五屆澳門藝術節“將於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舉行,今屆以“成長”為題,展示藝術作品映照人生不同階段的感悟。藝術節期間,將呈獻十五項精選節目,涵蓋戲劇、戲曲、舞蹈、音樂及視覺藝術等,當中有近半數由本地藝團參與。活動總預算約二千三百四十萬元。 本報記者 吳保權 報道 促中日韓文化交流 節目巡禮昨日中午十二時在美獅美高梅維天閣舉行,文化局長梁惠敏、旅遊局長文綺華、澳廣視執委會委員袁泳貴、澳門航空副總經理張允、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及執行董事馮小峰、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及代副局長蔡健龍,以及一眾參與演出的藝團代表等出席,多家大灣區媒體及多位藝團代表在線參與觀看直播。 梁惠敏表示,今年是“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藝術節將精選多項日本與韓國音樂劇、鼓樂舞蹈等節目,加上粵劇、中樂等中華文化,期望作為促進中、日、韓文化互鑒交流平台。 據介紹,今屆藝術節包括橫掃英美劇壇大獎的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澳門作為東亞地區巡演首站,為本屆藝術節揭開帷幕。葡萄牙當代編舞家祖拿斯與蘭德帶來《擊舞法多》,重現二十世紀初失傳的法多舞蹈——踢踏法多(FadoBatido)。由美國劇場“魔術師”傑夫·索貝爾構思、出演及創造出超現實詩意場景的獨角戲《美食》,探索選擇食物背後故事與意義。 “搞邊科”土生話劇 為展現二〇二五“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澳門”活動年“東西匯流·亞洲融和”主題,藝術節將透過藝文活動搭建“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之間的文化紐帶。《德齡與慈禧》由京港頂尖團隊攜手共製,再現清朝深宮往事,華麗舞台設計把觀眾帶入神秘莊嚴的紫禁城。廣東粵劇專場音樂會《粵樂尋聲》,由澳門中樂團攜手廣東粵劇名伶曾小敏及國家一級演員文汝清等,演繹《女兒香》及《白蛇傳·情》等戲寶的精彩選段。佛山粵劇院獻演改編自經典話劇的《南海十三郎》,以嶄新且編排巧妙粵劇元素呈現。日語原版音樂劇《魔女宅急便》首次走出日本,配合全新創作歌曲音樂,帶來奇幻治癒之旅。來自韓國的踢高鼓樂團演出《鼓動薩滿》,結合傳統擊鼓技藝與現代美學,展現韓國音樂魅力。 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以新作《搞邊科?》呈獻土生土語話劇。自家劇場與香港Free to Play劇團合作,呈現合家歡小丑劇《轉角過聖誕》。炫目劇團的《今夜無人能睡》以黑色幽默探討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家庭故事。四維空間的《銳舞·搖擺的世代》將黑盒劇場變成派對舞池,透過電子音樂與當代舞蹈,剖析Z世代的孤獨與渴求。 百藝看館祐漢演出 《百藝看館》在祐漢街市公園帶來一連三晚演出,多個海內外和本澳表演團體將輪番登台,呈獻肢體劇場、偶劇、國風街舞、互動舞蹈劇場、兒童劇及街頭劇場等,第三十二屆校際戲劇比賽得獎作品也將登場。互動裝置《空穴來聲》將於塔石藝文館展出一個月,透過數碼科技探索音樂力量,創造全新聲音體驗。澳門藝術博物館“新像——藝博館藏現當代藝術展”展出約百件水彩、油畫、水墨等現當代藝術作品。 有傳媒問及演出劇目內容審核情況,梁惠敏回應指,所有公開演出均需按法律經甄選委員會評級,旨在按演出內容分齡審定組別,如讓大眾清晰哪類劇目可“合家歡”觀看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