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責人及嘉賓主禮 ![]() 羅慶江主講“天目碗的奧秘”講座 ![]() 兔毫盞展品 古建盞天目碗特展弘茶文化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中華茶道會、澳門教區演藝文協會合辦的“‘宋茶傳奇’古建盞與天目碗特展”昨假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開幕,展出中華茶道會會長羅慶江逾四十年來收藏的建盞近四十件,當中不乏極為罕見珍品,展示宋代茶文化精髓,更讓觀眾一窺古代工匠的匠心獨運,頗具欣賞價值。 展覽開幕式昨日上午十一時舉行,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主席周伯輝,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館長黃啟堯,聯同羅慶江主禮。 黃啟堯致詞稱,茶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藝術,一種文化象徵。它承載着千年歷史與智慧,蘊含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學。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橋樑,自古以來便是茶文化重要傳播地。這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展示,更是一次文化傳承。希望透過展覽,能帶出澳門茶文化歷史印記,讓更多人了解並欣賞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激發大眾熱愛茶文化,將這份珍貴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傳統茶藝融入生活 羅慶江表示,澳門曾是華茶西傳重地,是世界茶文化傳播史中重要地標。明清時期,澳門因茶葉貿易,持續繁榮二百六十年,創造“焙茶”工藝技術,深遠影響日本茶文化。茶是澳門獨特文化符號,蘊涵着深厚傳統茶文化基因與承傳創新使命感。澳門中華茶道會經過廿五年的鑽研與實踐,不但研究及總結整理出宋徽宗《大觀茶論》中“七湯法”要領技巧,更復刻唐代陸羽《茶經》所有茶具與茶法,更創立“惜緣茶會”、“茶席設計”、“當代茶道演示技法”等當代茶文化表現形式,使古老茶文化能跟上現代生活步伐,讓傳統茶藝成為都市人的生活藝術,讓澳門古老茶文化煥發出時代光芒。 儀式後,羅慶江主講題為“天目碗的奧秘”講座,讓與會者對中國茶文化有更深理解與欣賞。 松風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李春源、歸僑總會理事長畢志健、澳門出版協會理事長陳雨潤、池畔書藝研習社理事長蘇鑑良、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許健華等出席活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