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敬麟 何敬麟:深化澳琴中醫藥合作 加速科研轉化 構人才聚集地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表示,近年,深合區通過政策創新、載體建設及跨境協作,初步形成“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的特色發展模式,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發展過程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中醫藥生產成本相對灣區其他城市較高、產業專業人才短缺、法律與標準差異,以及科研轉化率低等問題,一定程度制約該模式的高效落地與深入發展。 (北京九日電) 統一品質標準 為進一步推動澳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在橫琴的高品質發展,何敬麟建議優化跨境委託生產環境,包括降低生產成本、簡化審批流程。建議深化“澳門監造”品牌價值,包括強化認證銜接,推動“澳門監造”標誌與港澳“M標”“Q標”認證的互認機制,促進區域品質標準的協同與統一;在橫琴口岸、澳門旅遊區等關鍵節點設立品牌展銷中心,打造線下展示與銷售的前沿陣地,提升品牌曝光度。建議加速研發與成果轉化,包括將臨床前研究所需的試劑、輔料、實驗設備、儀器耗材等關鍵研發物資納入“白名單”管理範圍,確保研發物資的高效流通;設立專項轉化基金,重點支持中醫藥領域的實驗室與藥企聯合攻關專案,鼓勵產學研各方圍繞關鍵技術難題開展協同創新。 他又建議,建設中華優秀傳統中醫藥文化旅遊集聚區,包括整合針灸培訓與文旅資源、創新文化IP與互動場景、聯動區域康養產業。同時建議以吸引中醫藥生產製造人才為目標,打造橫琴中醫藥產業人才集聚區;建立政企研數據互通機制,打破信息壁壘,促進信息共享。 本報特派採訪組 報 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