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優化生態環境打造美麗灣區 廣東探索與港澳銜接生態環境管理體系 粵港澳融合創新建設美麗灣區 【本報記者廣州九日電】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今日發佈,廣東正推動粵港澳融合創新美麗灣區建設,將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探索與港澳銜接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曉霞表示,廣東以四大示範行動深化灣區同保共治,推動粵港澳融合創新美麗灣區建設。一是打造環珠江口“黃金內灣”綠色產業高地,發展核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模式。二是共建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實施珠江水系生態修復與“一灣一策”治理,推動完善“無廢灣區”溝通協調機制,打造“無廢灣區”。 三是創新美麗細胞工程,廣州、深圳建設超大城市治理標桿,社區、園區開展零碳改造,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植入無廢零碳基因。四是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探索與港澳銜接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 “治”理邁向“智”理 廣東將積極把握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新機遇,依托生態環境領域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邁向“智”理時代。 包括打造高效便民生態環境政務服務體系,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重塑政務服務流程,提升生態環境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全要素生態環境感知體系建設,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地面傳感器及海洋浮標等設備,構建全域覆蓋的立體感知網絡;構建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體系,基於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台,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有機融合;四是推動建設整體協同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此外,廣東生態環境部門將通過三大路徑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化生態環境分區差異化管控,強化重點項目環評要素保障,重點支持新興、未來產業培育及傳統產業升級,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創新監管方式,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三是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加速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化發展,大力推進核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態新動能。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