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因吃棗而長壽? 兩廣水果本就豐富,而趙氏對棗情有獨鍾,關鍵原因在於他們原是北人。 南越武王趙佗,恆山郡真定縣(今屬河北保定)人,南越國創建者,原為秦將。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征服嶺南、百越之地。趙佗遂南下。秦末大亂時,他即據險防守,既不出兵援秦,也拒漢軍南下,其後建立南越國,“和輯百越”,一度接受漢高祖印綬,臣服漢朝,成為藩屬國,又一度與西漢交惡甚至稱帝。不管怎樣,就促進民族融合和開拓南方而言,趙佗是有大功於中華民族的。按《史記》載,趙佗直到漢武帝建元四年(前一三七年)才去世。 可以想像,背井離鄉的趙佗有着和普通打工者一樣的心境,那就是對故土的眷戀。遺憾的是,他不能像平民一樣自由南北穿梭。其身份決定了他在肉體上只能跟家鄉一刀兩斷。於是,家鄉的棗樹和棗子便帶給他最大的精神撫慰。河北陝西正是棗子出產最好最多的地方。趙佗和他的子孫望着鬱鬱蔥蔥的棗樹(來自北方的品種),嘗着酸甜可口的棗子,那股流淌不息的情懷是何等複雜! 當然,吃棗不僅為了思鄉,也不僅為了滿足口感,棗的醫用價值早就為古人所知。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五十二病方》、甘肅武威出土醫簡中都有以棗、棗核等入藥的實證。張仲景《金匱要略》記載的二百六十二個藥方,有五十六方用到了棗、大棗、棗膏、酸棗仁等。《本經》載:棗能“安中養神,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現代醫學發現棗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維生素C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等,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幫助,也能促進機體修復。 (三之二) 譚健鍬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