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青進協論壇探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壇”日前舉行

    青進協論壇探中華傳統文化



    【澳門日報消息】由中華青年進步協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壇”日前在民眾建澳聯盟大禮堂隆重舉行。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執行副院長王伯勳分別以“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闡釋”、“石文化形象傳達”為主題,向來自澳門和台灣的青年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與內涵。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王忠表示,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古埃及、兩河、古印度等文明相繼消亡,而中華文明卻持續進化存續至今,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在政治譜系、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共同記憶等方面有具體而生動的反映。在此基礎上,王忠又對中華文化突出的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逐一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期待同學們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強化中華文化認同,共同為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石頭信仰現象普遍

    王伯勳指出,石頭信仰在民俗文化中是較為特殊的現象,具有祈福與平安的象徵意義。例如在澳門的居住環境中,如住戶、街坊聚落等地,能發現土地神的崇拜,幾乎存在於住戶門前、大樓入口和街道以及圍、里入口等處,可說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此外,在澳門供奉石主(石頭)的現象也非常普遍。澳門石敢當的數量僅次於土地神,分佈於里巷、住家、商辦、店家、廟宇和聚落神龕等場所,樣式分為石板、石碑、石塊、山形等四類,其中有些石敢當以牌位或神龕的形式被供奉,充分體現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展現出本土石頭文化特色。

    本次論壇成功舉辦,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澳門和台灣地區青年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1

鮮花
92

握手
98

雷人
93

路過
3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