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 吳志華 訪港旅客參觀香港故宮博物館 M+視覺文化博物館吸引海內外旅客到訪 收入未到位致文化區收支不平衡 西九管理局:有信心文化促經濟 主題採訪活動今(十五)日下午前往香港西九龍文化區,參觀香港故宮博物館、M+視覺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管理局董事局副主席陳智思談到,西九文化區的收支不平衡問題主要是多項文化設施開放後,收入未到位。目前正與政府商討如何在現有方案提供彈性空間,強調不會將土地改為房地產用途。 演藝劇場已建一半 陳智思表示,目前西九文化區內的演藝綜合劇場已興建一半,其餘新設施,如音樂中心及大劇院等則未有興建時間表,認為可暫不興建,因為“一開就蝕錢”,坦言會增加營運的資金壓力,西九管理局亦透過削減成本應對。希望政府在現有發展方案提供彈性空間,例如現時區內計劃發展的住宅、酒店及寫字樓部分以出租為主,正研究能靈活用有關土地去增加收入。強調不會改變西九文化區內的文化設施比例,亦不會變成地產項目。 陳智思表示,過去一年,參考其他國家有名的文化設施,沒有一所是收支平衡的。雖然有票務或補助收入,亦未能做到自負盈虧。香港也一樣,認為香港在這方面已做得不錯,以M+為例,成本收回率達四成六,有信心文化能帶動香港經濟,提升競爭力。未來,會透過區內落成的住宅、酒店及寫字樓收入填補開支。他承認當前全球經濟環境轉差,收入面對一定壓力,出租寫字樓進入“冬眠期”。長遠而言,將有龐大的收入支撐有關的文化開支,現時只是收入未到位。 故宮館發展潛力大 香港故宮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表示,該館開館近兩年,至今錄得二百四十萬人次到訪。觀眾大多是訪港旅客,佔近六成八,其中內地旅客佔比最大,約佔一半,其餘為香港居民(約佔一成九),以及海外訪客(佔三成二)。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帶來機遇,發展潛力大。正研究與灣區城市的博物館開展更多合作,共推中華文化藝術交流,例如引進一些外國展覽,希望博物館從業員共同努力,得到政府的支持。 隨着社會對博物館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吳志華認為,需要加強博物館的人才培訓工作。此外,促進“文明交流,文明互鑑”是香港故宮博物館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體現在香港未來對國家的貢獻,包括在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等方面。香港作為一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擔當着重要角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