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散策人間)擦亮一面動物鏡子

擦亮一面動物鏡子



    《猿人爭霸戰》系列的電影時隔多年後再度上映,與不斷翻拍的《侏羅紀公園》類似。都是作為“萬物之靈”、“地球霸主”的人類,因為貪婪與自大,以造物主之姿“復活”滅絕的物種或“創造”新的物種,又恣意妄為地侵略剝奪其他物種的自由,而最終被放大的,是人類的愚昩無知。與恐龍不同的是,在演化史上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更直觀地像鏡子映照人類的面貌。當出現權力倒置,人類退化為“低階”物種,猿人崛起站在自然法則的頂端時,這面鏡子又如何映照出人與動物的關係?

    研究人類文化與動物關係的學者唐娜 · 哈洛威在其著作《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中一句名言,“我們擦亮一面動物鏡子來尋找自我”,概括出人類喜歡通過觀看動物形象探索自身的心態。卡夫卡的短篇小說〈致某科學院的報告〉,以一隻“人模人樣”、會講人話的黑猩猩“紅彼得”為主角。在一次學術演講中,“紅彼得”述說自己從猿學習成人的“進化”過程。被人類在某個海岸捕捉上船後,在動物園的囚籠與馬戲團的選擇之間,“牠”不得不學習變成“他”,以找到新的出路。然而,“紅彼得”的學習模仿對象是形象縱慾、粗鄙的船員,而“進化成人”的定義是學會往別人臉上吐痰、抽煙、喝酒和摸肚皮。

    當我們變成牠們,牠們變成我們時,“人之所以為人”的形象和本質到底是甚麼?人類從觀察動物照見自己,動物也會反過來觀察人類。當人類把動物視為低階的物種時,或許人類在別的物種眼中,也不過是只懂掠奪的野蠻生物。人與動物之別,從來都並非涇渭分明。當我們察覺人類與動物的界線是如此曖昩模糊時,便是打開思考人與動物和大自然共生共處的第一扇門。



    波    本



35

鮮花
5

握手
32

雷人
93

路過
10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