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是種祝福 身邊不少朋友都開始實行起“低物慾”的生活,且主張起“斷捨離”。我自問不是購物狂,可即使這樣,我的住所仍堆積了不少物品,如學院派發的文化衫,不知何時買了卻忘了拆的快遞。 我在澳門的住所要比北京大得多,待在家的時候,不必刻意收納,客廳亦有足夠的位置給我鋪上一張瑜伽墊,在電視機前左搖右擺。習慣了豪邁過活的我,回到北京的小臥室自然是不適應的,儘管它“五臟俱全”,亦煞是溫馨。 這幾年,為了讓空間看起來寬敞些,我必須隔三差五就整理房間,將無用之物丟掉。但人是有惰性的(起碼我是),有時外出回到家,身體都累得像丟了零件的機器人似的,不僅顧不上收拾,連思考的力氣都沒有了。久而久之,我在北京的臥室,藏着不少看似有用,實則積灰的東西。 約莫是受到朋友影響,亦可能我前陣子道別了舊情人,這次回到北京的我決心“斷捨離”。通常,徹徹底底的“斷捨離”不是一件易事,人眷戀舊物,因為它們承載了記憶。但在修行人的說法裏,世間萬物都具有“能量”,清理居所不再需要的物品,亦是一種快速幫自己轉運的方式,這與廣東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清理家中的舊物與污垢,人的氣運與精神都將煥然一新。 對我而言,清理舊物算不上困難,費腦筋的反而是如何處置它們。畢竟那些“樣貌”姣好的衣物、玩偶、插畫……丟掉可惜,亦不環保,深思熟慮後,我認為捐去慈善機構是最好的選擇。 回到“修行人”的說法,萬事萬物都是能量構成的,無論是過去購入的小玩意兒,還是舊愛贈予的禮物,都曾讓我們喜悅。 我想着,如果我們將曾經所愛之物,贈給有需要的群體,不也是讓喜悅的“保質期”延長了? 茲 撻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