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蓮藝協座談探討文旅發展



與會者合影

    蓮藝協座談探討文旅發展



    專家倡澳引文旅商圈概念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蓮藝文化協會昨舉行專題座談會,邀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助力“一基地”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及片區活化等議題,各人結合自身工作與專業發表真知灼見,氣氛熱烈。



    座談會昨日下午四時半假九魚舫餐廳舉行,澳門蓮藝文化協會理事長楊道匡,副理事長劉本立,理事梁冠峰、王凌冰;立法議員陳浩星,行政會委員周永豪,澳門理工大學副教授鄞益奮、呂開顏等四位特邀嘉賓出席。

    善用歷史文化資源

    陳浩星認同當局與六大休企推出片區活化計劃,認為倘有進一步的整體方案以及時間表,有助各界更好配合。同時,期望當局整合有關資訊以及發佈路徑,尤其讓居民知悉政府、休企,以及坊間的角色關係。關注片區活化計劃在“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可發揮何作用。另一方面,期望當局持續加強文化產業方面資源投放,讓社會更好發揮文化功能,鼓勵更多居民參與文化活動,並可探討本澳發展“文化傳承中心”以及“文明互鑒示範區”可行性。

    建設“演藝之都”“體育之城”是明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的兩個發展方向,楊道匡關注兩者如何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於片區活化計劃,認為可加強政府主導,以及多部門統籌合作,以更好彰顯各區特色及差異化發展,建議引入內地文旅商圈概念,助計劃更好長期開展。

    又指本澳有充分歷史文化沉澱,具條件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期望當局加強深挖、梳理以及善用歷史文化資源,吸引旅客。

    文化金融助力發展

    梁冠峰特別提到,有關方面推行片區活化計劃時,應更多地考慮計劃與環境、生態的適配程度,同時應平衡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休憩需要。

    劉本立認為應充分發揮“一基地”定位,根據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講好中國故事,以及“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故事。可利用本澳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特質,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對於片區活化計劃,宜制定階段性目標,強化共商機制,多借鏡其他城市成功經驗。

    周永豪表示,文化政策是推動社會發展重要一環,關注四方面文化政策功能,包括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傳承歷史,增強居民及青年文化自信;教育培養,滿足青年多元發展需求;產業經濟,支撐文化事業發展壯大。

    認為目前澳門需要發展好文化事業產業化力量,把澳門歷史文化轉化為商業價值。此外,金融亦是支撐實體經濟增長重要力量,在文化產業成熟的經濟體中,均有系統的文化金融模式助力產業發展,值得社會關注及研究。



19

鮮花
40

握手
19

雷人
35

路過
5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