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澳門的鐘錶歷史



明朝萬曆年間陳設於紫禁城的自鳴鐘(來源:故宮博物院)

清朝時期,鐘 錶收藏逐漸從宮廷 擴展到民間,追求 精美造型。

昔日廣州十三行外貿繁盛

    澳門的鐘錶歷史



    澳門在中國鐘錶文化史上地位特殊而卓然,然而其歷史卻鮮為人知。十六世紀後半葉,西方的傳教士希望進入中國傳教,規劃了以澳門作為遠東中心的策略和方向,先在澳門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再慢慢打開進入內地的門路。



    引起皇帝注意

    一五八二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攜帶自鳴鐘抵達澳門,以此為禮緩緩打開了北上的通道。幾經波折後,於一六○一年終於得以入國都北京面見明朝的萬曆皇帝,當時利瑪竇派人到澳門準備獻給皇帝的禮物中,就包括兩座大、小自鳴鐘。相對於中國的日晷、水鐘、銅壺滴漏等,自鳴鐘走時精準、報時直觀,因此成功引起皇帝注意,深得其愛,自此紫禁城多了“嘀嗒嘀嗒”的聲音。

    清代,技術派傳教士多在澳門登陸和停留,康熙皇帝曾多次從澳門招攬葡人入京供職為宮廷服務。鐘錶收藏逐漸從宮廷擴展到民間,市場需求日益擴大,也使得鐘錶貿易逐漸繁榮。

    鐘錶貿易鼎盛

    至清乾隆年間,鐘錶貿易日臻鼎盛,廣州在一口通商政策下成為唯一通商口岸,澳門則是這些來華商人及其家眷的居住地。非貿易季期間,來自英、法、瑞等國的商人便回到澳門居住,有些逝世後便安葬於本澳的基督教墳場。

    欲知更多詳情,歡迎掃碼欣賞。



41

鮮花
28

握手
88

雷人
2

路過
9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