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學者:灣區建設達階段性成效



主辦方負責人與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合影

    學者:灣區建設達階段性成效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回顧和展望”學術研討會昨舉行,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研究室、全國港澳研究會、大灣區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澳門專家學者應邀參會,總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成效。

    開幕儀式於昨日上午九時半假理工大學匯智樓一樓一號演講廳舉行,中聯辦研究室主任管延斌,理工大學副校長李雁蓮,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廣東財經大學人力資源學院院長蕭鳴政,廣東省社會政策研究會會長岳經綸,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豔華,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愛平主禮。

    李雁蓮致詞說,在國家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已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澳門特區政府依託“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灣區合作交流,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肩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的新歷史使命。在新的發展時期,理工大學將持續培養創新人才,推動灣區、國際創新合作,在高新科技研究、人文社科、智庫建設等方面集中發力,為大灣區合作發展開啟全新局面貢獻力量。

    理工大學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鄞益奮受訪認為,隨着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將近五周年,大灣區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就,特別高科技走廊、優質生活圈和基礎建設互聯互通等方面,基本朝國際一流灣區及世界級城市群邁進。建議三地政府提升合作治理機制體制建設,透過簽署更多合作協議,增強決策、管理及執行等方面。

    毛豔華則指出,現時大灣區產業體系發展完整,珠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發達,有約六萬多家高技術製造公司。廣東省科技人員佔全國約五分一,證明大灣區越來越吸引國際科技人員聚集,有助大灣區建成高質量發展示範地的新使命。



26

鮮花
58

握手
99

雷人
45

路過
3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