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快樂的牛角包)詩意的空間

詩意的空間



    上茶道課的地點說來也奇怪,竟然在大館。那是由舊中區警處、前中央裁判司署,連同前域多利監獄組成的建築群組。我上課的地點是過去的營房大樓,是屬於舊警處部分。由於每次到達得較早,我經常趁空檔到處逛逛。

    監獄和我上課的地點靠得最近,穿過天橋便可以由舊警處到達監獄去。我以為進入大館這個建築群必定會迷路,誰知道每次都能順利“進出監獄”,準時回到課室去。其中主要的原因和這個建築群的方正及對稱設計有關。如果以警處作為建築群的正門,經過警處便有偌大的檢閱廣場。與此相對應的是建築群的後門,有一個監獄操場,在這兩個操場及大樓中間夾着幾座監獄樓房。時間尚早,監獄還沒有開放參觀,但從鐵欄外已可以大概窺探到鐵窗生涯的點滴。

    一般情況下我都不會拿地圖的,因為不懂得看,所以無論到哪裡旅行,都是一條直線向前走。走累了,只要順着來時的方向走回去便可以了。我在大館也是一條直路從警處往監獄方向走,竟然給我找到了B 倉,那是整個建築群的中心,也是監禁重犯的地方。這座建築物被重重包圍着,囚在那裡的犯人料他們插翅難飛。到底那裡曾監禁過什麼犯人呢?

    原來詩人戴望舒曾被監禁在B 倉。詩人於一九三八年從上海逃難到香港,在港期間曾在《星島日報》任文藝副刊主編,除了自己發表外,也提供了平台給作家發表抗戰文學。一九四一年底香港淪陷,戴望舒被日本人以從事抗日活動拘捕,囚禁在域多利監獄中。被囚期間受盡酷刑,詩人亦有犧牲的準備,寫下了〈獄中題壁〉這首名作。幸好在作家葉靈鳳的幫助下,一九四二年五月戴望舒得以保釋外出。戴望舒的不幸竟然讓監獄添上一份詩意。



    區仲桃



29

鮮花
16

握手
74

雷人
44

路過
3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