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一名本澳青年涉嫌到中區的戶外運動場與人混熟後,向兩名青少年免費提供毒品電子煙,令對方上癮再販賣圖利。司警經調查將他及另一名「上線」外僱拘捕,行動中起出二百七十多克含合成大麻素的煙油,市值四萬澳門元,正追查毒品的來源。 涉案的本澳青年姓譚,二十歲,理髮師;其「上線」姓CAPARAS,三十七歲,菲律賓外僱,任職家務助理。兩人會被控販毒、吸毒送交檢察院偵辦。 案情指出,司警為加強打擊不法份子在社區販毒,防止青少年濫藥,深入社區巡查,經分析發現今年一月開始,譚某專門在夜間到中區的戶外運動場所扮「波友」結識青少年,之後引誘最少兩人到其任職的理髮店剪髮,並免費提供含有毒品的電子煙給對方試食,最後再向青少年販毒圖利。 警方調查後鎖定疑人,至前(二十八)日下午五時在譚某的工作地點將他拘捕,於其住所房內起出一樽染有煙油痕跡的膠樽,有人承認向CAPARAS買毒。同日晚上九時,司警在中區一單位拘捕CAPARAS,在其身上及屋內起出十六樽裝有煙油的膠樽,共重二百七十多克。經檢驗證實有關煙油含有合成大麻素,毒品市值四萬澳門元。 經調查後,譚某供稱有關毒品以每樽一千五百澳門元向CAPARAS購買,除自用外,還會將分拆入煙蛋,再以每粒煙蛋五百澳門元轉售給青少年。司警稱,起出的煙油每樽可裝入五粒電子煙蛋,每粒可吸食一日。司警相信譚某今年初開始販毒,多次向CAPARAS入貨,正追查CAPARAS具體的販毒時間,譚某具體的散貨人數以及毒品來源。◇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