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啟動禮昨日舉行,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目前本澳正處於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早期和關鍵階段,當局首次採用「入戶宣教」形式,重點針對舊式樓宇進行入戶宣傳,希望防蚊工作走進家家戶戶。 他稱,現階段衛生局工作以防蚊及滅蚊為主,暫未有大規模檢測計劃,亦不會參考內地部份地區要求曾到高發地點人士自我健康管理的做法。 「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聯合大行動啟動禮昨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假黑沙環衛生中心會議廳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及多個社團代表出席主禮。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致辭時表示,「登革熱」和「基孔肯亞熱」(兩熱)在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和地區,以及鄰近城市都出現了疫情,對澳門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加上近日澳門天氣炎熱和連場大雨,非常適合能夠傳播「兩熱」的「白紋伊蚊」繁殖,因此,本澳疾病傳播風險明顯上升。 他又稱,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過去一段時間,透過跨部門的合作機制,當局在控制傳染病的三大環節,包括:控制傳染源(即是發現和治療患者);切斷傳播途徑(即是降低白紋伊蚊的密度);以及保護易感人群(即是居民防蚊措施),進行了一系列工作。 羅奕龍稱,在切斷傳播途徑方面,衛生局在一至七月進行了八千九百零三次社區積水巡查和處置,在一百四十個衛生黑點以及其他地方,進行了一千四百八十三次化學滅蚊。市政署亦加強了全澳市政設施和公園的化學滅蚊工作。在建築工地方面,衛生局與勞工局,公共建設局,土地公務局組於七月二十九日成了「跨部門工作組」,全面加強了建築工地的防蚊和滅蚊措施。昨日下午,衛生局和市政署共同召開了「社區衛生委員會」會議,聽取社區代表關於社區蚊患的意見和建議,並將與市諮委和社咨委到全澳各個社區巡視,共同發現和解決社區衛生問題。他表示,在「健康社區」計劃的框架下,過去一段時間以不同的形式,包括線上的:科普文章,圖文包,短片;線下合共觸及一萬五千居民的社區諮詢站,攤位,講解會,希望居民掌握好「防蚊三招」,即是:清除家居的積水,在室內-防蚊子進入,在室外-防蚊子叮咬。 羅奕龍亦在受訪時稱,現階段衛生局工作以防蚊及滅蚊為主,目前未有大規模檢測計劃,亦不會參考內地部份地區要求曾到高發地點人士自我健康管理的做法。由於「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主要靠蚊傳播,故此減低白紋伊蚊在社區及家居的密度是工作的重點,七月全澳誘蚊產卵指數為六十六,情況與去年相若,他又建議市民外遊期間及回澳後十四日內都應做好防蚊工作,如出現病徵應盡早求醫。另外,他稱,本澳暫時有兩例「基孔肯雅熱」個案,兩患者情況穩定,且兩人在同一地盤工作,目前有關地盤已經停工,並加強化學滅蚊及清理積水,直至傳播風險降低時才能夠復工。 據介紹,昨日透過跨部門合作及聯動社團機構的力量,動員超過一百人分成多組進行入戶宣傳,重點針對-舊式樓宇,挨家挨戶為居民示範識別和清理:花盆底碟、空調托盤等家居常見的(容易孳生蚊蟲的)隱蔽積水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