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輸入性基孔肯雅熱增一例 患者為由斯里蘭卡回澳男子



 【特訊】衛生局昨(二十九)日接獲一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列為本澳今年第六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患者為六十六歲男性,本澳居民,居於珠海,在路氹區工作。患者和同事於七月七至十八日到斯里蘭卡公幹,十八日獨自回澳;二十一日發病,出現乏力、雙小腿及膝關節痛、腹瀉;二十二日上午發熱,二十六日退熱後出現四肢皮疹;二十八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離島急診就醫,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為基孔肯雅病毒陽性。患者病情已好轉。


 根據患者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被列為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是本澳今年第六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衛生局將派員到患者在澳工作及主要活動地點附近進行滋生源巡查及防範性滅蚊。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又稱屈公病,是一種通過白紋伊蚊或埃及伊蚊傳播的傳染病,不會直接人傳人。基孔肯雅熱的臨床表現、傳播方式、預防控制方法等均與登革熱類似。潛伏期為一至十二天,通常三至七天,主要表現為發熱、嚴重關節痛,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皮疹等,多為輕症並持續數天。重症及死亡病例較少見,但關節痛可嚴重到影響個人活動並持續數周至數月,以對症治療為主。


 居民如有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有關的居住地點或旅遊史;醫生應對懷疑基孔肯雅熱病人及時作出檢測和通報。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可提供基孔肯雅熱檢測服務。若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二八七零零八零零或瀏覽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

33

鮮花
94

握手
61

雷人
97

路過
2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