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局:“公務通”電子管理出勤 加強宣導勤謹守法意識 【澳門日報消息】就廉署發表去年工作報告中提及種種違規情況,議員李良汪指出,相關行為不單破壞本澳法治,更影響本澳社會對特區政府管治的信心,早前就有關情況及政府如何完善公共部門管理制度提出書面質詢。行政公職局長梁穎妍回覆表示,現時“公務通”平台已推展至所有公共部門使用,公務人員的出勤須使用電子方式作記錄,實現人事管理電子化。 梁穎妍指出,倘人員的出勤記錄出現問題,需作出解釋並由上級審批,否則可被視為不合理缺勤。但並非每人均固定地點上下班,亦涉及外出工作等情況,並非每個地點均可設置電子記錄儀器,故仍允許以電子或書面記錄方式監管人員提供工作的時間。 電子書面皆可打卡 此外,若人員需超時工作,按規定除非屬特別和緊迫情況,否則須預先經由部門領導批准,並在完成後經由部門領導確認方可獲得補償。故此,現時政府已有既定機制及電子管理平台,管理和監督公務人員的出勤情況,未來亦會持續加強公務人員勤謹守法意識的宣導,避免出現違紀情況。 標本兼治應對問題 梁穎妍又引述廉署表示,一直以來採取標本兼治方式,結合嚴厲打擊及宣導教育,應對貪腐及違規問題。經過多年努力,澳門近年利用職權收取賄賂的典型公共部門賄賂案已大為減少,現時與公務人員相關的案件主要與違反應遵的一般義務有關,如不實出勤、違法兼職等,可見相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廉署因應有關案件趨勢,調整宣教內容,除灌輸相關法律知識外,亦在培訓方面提醒公務人員注意行為操守。事實上,不少部門發現問題後,會主動邀請廉署協助加強人員培訓,可見有關培訓工作具有必要性,並獲部門認同。 此外,廉署設有問卷回訪機制評估培訓成效,去年公務人員法律培訓講座的回訪顯示,百分之六十五點二的參與者對課程總體評分介乎八至十分之間(十分為滿分),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三更給予十分的肯定。廉署會參考反饋意見適時及適當優化培訓內容,回應公務人員實際所需。 廉署提到,近年優化年度工作報告行政申訴個案的統計數據呈現方式,採用圖表與文字結合形式交代年度結案分類數據等內容,同時,通過年度工作報告的“專案調查選要”及“再度審查(回頭看)”部分,公開各類典型個案情況。一方面讓公眾能深入了解公共部門行政違法或失當的實質,以利社會共同監察;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公共部門處理個案時的敏感度及依法行政水平,從而揭示部門運作或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有助從根源推動改善。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