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大腸桿菌可將廢料變止痛藥



PET瓶確實可以回收

大腸桿菌可以將廢棄塑料轉化為非處方止痛藥的運作原理

對乙酰氨基酚被廣泛用於治療疼痛和 發燒,通常由化石燃料製成。

實驗室一名博士生正在檢查大 腸桿菌培養物的生長情況

PET塑料可以被微生物轉化為有價值的新產品

    大腸桿菌可將廢料變止痛藥



    英國《自然 · 化學》雜誌近日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常見細菌大腸桿菌可以將廢棄塑料轉化為非處方止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



    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PET塑料堅固、輕便,是飲料和硬質食品包裝中最常用的塑料。對乙酰氨基酚被廣泛用於治療疼痛以及發燒,通常由化石燃料製成。

    英國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稱為洛森重排的化合反應能在活細胞中發生,大腸桿菌內天然存在的磷酸鹽就能催化這一反應。研究團隊利用化學方法降解了一個PET塑料瓶,得到了這種反應的起始分子,這種分子能作為在大腸桿菌中產生對乙酰氨基酚的起始原料。

    領導這項研究的愛丁堡大學教授斯蒂芬 · 華萊士介紹說,“首先,我們意識到這種反應的起始原料可以由廢棄塑料瓶製成。”然後,“我們通過使用從一些土壤細菌和蘑菇中提取的酶改造了大腸桿菌,將這一反應與製造對乙酰氨基酚所需的最後步驟連接起來。”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起始原料向對乙酰氨基酚的轉化,轉化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整個反應在室溫條件下完成,且沒有檢測到有毒副產品。

    簡單來說,科研人員先是採用可持續化學方法,將PET塑膠轉化為新型中間體材料,然後使中間體與大腸桿菌作用時觸發“洛森重排反應”,該反應首次被證實具生物相容性(不損傷活細胞),且細胞磷酸鹽催化該過程(傳統需嚴苛實驗室條件)。

    華萊士教授表示,PET塑料並非只能成為垃圾或製造塑料的材料,它可以被微生物轉化為有價值的新產品,比如藥物等。研究人員正在與製藥公司合作,有望將這一發現轉化到藥物生產中。

    華萊士教授續指出:“當前人們未意識到撲熱息痛原料源自石油。此項技術首次融合化學與生物學,實現可持續製藥並同步清理塑膠污染。”

    儘管商業化成果暫未落地,但華萊士強調“這是首條從塑膠廢料到撲熱息痛的合成路徑,單一學科技術無法實現”。



    月    比



75

鮮花
24

握手
63

雷人
45

路過
1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