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出遊的準備 今回就近的四天小旅行,小狗“豆腐”首次同行。出行前的準備,由幾個月前開始。 沿途寵物友善酒店的價格高且選擇不多,另一個選項是將“豆腐”升級為服務犬。此地登記的服務犬分兩種,一是在行動上輔助傷殘人士的,譬如常見的導盲犬;一是提供陪伴與情感支援的。前者需要接受特殊的技能及行為訓練,後者則無特別訓練的要求。兩者的行動範圍亦因此而不同,前者可隨主人出入任何公共場所,即使是張貼禁止犬隻內進的室內;而後者則只放寬至入住一般酒店,而這已足夠解決旅行住宿的問題。當然,不必接受訓練,不代表可以擾民或隨意走動。 為保持房間及室內清潔,帶上牠習慣使用的便溺紙墊,以防牠隨地大小便;帶上專門的清潔劑,清理弄髒了的地方;亦帶備牠自用的床被。正如動物組織強調,行為良好的犬隻才能給予大眾良好印象,進而提高對服務犬出入公共場所的接受程度,這是狗主的責任。 與一般狗隻愛坐車不同,“豆腐”顯得非常膽怯。常見到狗隻把頭伸出大開的車窗外,張口享受迎面風吹。“豆腐”不但不敢靠近車窗,還緊張得氣喘、流口水、吐白沫——“暈車浪”,因此不常帶“豆腐”光顧附近寵物友善的餐廳。為了訓練,大姨甥一有機會就開車帶牠到附近的狗公園玩。讓牠慢慢習慣坐車,把牠喜歡的狗公園與坐車聯繫起來,以減低坐車出行的心理壓力。而為了習慣旅行用到的大車,妹妹亦不時載牠到處走走,試試行車時適用的座位、小床或涼被等。比起動輒三四小鐘的車程,這種“到處走走”不足以讓“豆腐”完全體驗長途車況,只是比不試來得踏實一點。 出發那天,“豆腐”的行李堆成一小山,才發現原來還有行李超負荷這問題。 阿 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