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雕刻時光)魯迅小說裡的下酒菜

    魯迅小說裡的下酒菜



    魯迅是紹興人。紹興盛產黃酒,當地人也便愛喝黃酒。喝酒須有下酒菜。在魯迅小說裡,最出名的下酒菜自然是茴香豆。孔乙己這個形象的塑造,與茴香豆密切相關,以至想到孔乙己這個人物,便似乎聞到了黃酒和茴香豆的味道。茴香豆是用乾蠶豆加茴香、桂皮、鹽和水,文火慢煮而成。據傳紹興有民諺稱:“桂皮煮的茴香豆,謙裕、同興(醬園名稱)好醬油,曹娥運來芽青豆,東關僱來好煮手,嚼嚼韌久久,吃咚嘴裡糯柔柔。”可見,茴香豆是紹興里巷常見小食。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很熱心地要教小夥計茴字的寫法,還告訴小夥計,回字有四樣寫法。魯迅借此表現這個站着喝酒的長衫客的迂腐。“回字有四樣寫法”如同阿Q所說的“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也因而成了魯迅筆下人物的標籤,聞聲而想見其人。由於現實中不乏孔乙己式的好為人師、喜掉書袋之人,“回字有幾種寫法”便成了常用的梗。

    孔乙己另一句廣為流傳的經典台詞“多乎哉?不多也”,也與茴香豆有關。那是鄰舍孩子在咸亨酒店裡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孔乙己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然後說出了那句經典台詞“多乎哉?不多也”。在日常對話中動輒賣弄斯文,自然又是酸秀才的標誌。

    高手就近取譬。魯迅巧妙地借助茴香豆這種紹興酒店常見的廉價下酒菜,生動刻劃出了孔乙己這一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古人說,“文章俊得江山助”。對魯迅而言,可說是“妙筆巧得茴香助”。

    不過,魯迅寫到的下酒菜不只茴香豆一種。由於茴香豆“光芒萬丈”,所以其他下酒菜被當面錯過了。比如,就在《孔乙己》的開篇,魯迅便寫道:“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龔    剛



98

鮮花
60

握手
94

雷人
80

路過
6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