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金漆皮毛)奶媽 尿袋 充電寶

    奶媽   尿袋   充電寶



    澳門人與香港人所說的粵語,其主流口音基本一致,口語用語和句子結構大概也一樣,只是香港人較多夾雜英文,而澳門人在形容地域性的事物時開口埋口都愛用“港澳”。兩地還有一些生活用詞不同,例如橡皮擦,港人較常說“擦膠”,澳人則多用“膠擦”。近期我才知道,兩地的“嗰邊”(書面語“那邊”)的“嗰”音也有分別,澳人一般發陰平聲,而港人則發陽平聲,當港人的“嗰”字發陰平聲時,表示的是一個不明確的“那”,如“嗰頭近”。

    澳門年輕人的流行用語一般由香港傳播而來,諸如現在流行的“老best”(好友)等,但也有例外——手搖茶飲被稱作“廢水”,就是由澳門發端,繼而波及香港。

    有個流行用語卻是異類,港澳兩地始終各行其是,即內地俗稱“充電寶”的移動電源,港人稱之為“尿袋”,澳人則叫作“奶媽”,終於體現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稱“尿袋”,是取其形似;叫“奶媽”,則因其功能性而言。尿袋和奶媽都有諧謔成分,於我而言前者有點不討喜,後者則沾邊性別歧視,兩者用起來都有點難以啓齒,故此,我較傾向於用“充電寶”一詞。

    值得一提的是,移動電源的英語是power bank,直譯即“電力銀行”,我想,這名稱在華人語境裡應該難以被使用吧。歐美人儲蓄率低,把只能支持一天半日的移動電源叫power bank可謂合情合理,對於儲蓄率高的華人社會而言,“電力銀行”是有點小看我們了。

    移動電源在飛機頻生事故,民航當局及業界對其規管也愈加嚴格,由最初不能托運,禁止超過一定容量的裝置上機,再到不可放在行李架上。最近,內地更加出台了要有“CCC”標誌才可登機的規定。暑假已至,希望大家都能遵守航空規則,搭飛機時妥善放好自己的“奶媽”和“尿袋”。



    太    皮



69

鮮花
42

握手
57

雷人
5

路過
6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