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華威 培育心懷家國腳踏實地時代新人 重走足跡活動續走進校園 “重走東江縱隊的足跡之學生參訪交流團”今日順利完成四天行程,籌委會執行主席吳華威總結表示,活動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尋根,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未來將着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重走東江縱隊足跡”路線,持續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讓歷史課堂“活”起來、“動”起來,培育更多“心懷家國、腳踏實地”的時代新人,讓東江縱隊的愛國史詩,成為澳門青少年成長路上永不褪色的精神燈塔。 多元活動傳承歷史 吳華威表示,“八十年前,澳門愛國人士曾通過物資運輸、醫療支持等方式助力東江縱隊;今天,我們帶着這份歷史淵源重走足跡,正是對‘澳港同根、家國同心’的最好詮釋”。活動以史為鑒,串聯粵港澳大灣區華南路線的紅色資源,讓師生們多維度認識抗戰歷史,將“居安思危、國弱被欺”的警示銘刻於心,這也是特區政府貫徹“愛國者治澳”原則、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實踐。 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着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重走東江縱隊足跡”路線,包括計劃擴大參與規模,豐富活動形式——增設短視頻創作比賽、烈士後人專訪(共有二十集關於華南路線,會分別以粵語、普通話、英文及葡文翻譯)、校際紅色文化論壇等環節。 抗戰回憶錄留印記 同步推進《粵港澳敵後抗戰回憶錄》的編纂與發行,為大灣區青少年提供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更將深化與華南地區的紅色教育合作,構建“一國兩制”背景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共同體,讓東江縱隊的愛國史詩,成為澳門青少年成長路上永不褪色的精神燈塔。 教業中學高二學生許逸朗受訪稱,通過重走東江縱隊足跡,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為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貢獻,“他們所付出的鮮血和生命,深深激勵着我”。他說,愛國不是空泛的口號,更需有挺身而出的擔當,他將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銘記歷史,從抗戰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以自身本領回報祖國,服務社會。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