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疾控部門呼籲清除積水防蚊(本報記者攝) 禪累計近千二基孔肯雅熱病例 【本報記者佛山十九日電】佛山市禪城、南海、順德三區衛生健康局今日通報,截至七月十八日,三地已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一千一百九十九例。目前,三區均已發佈告全體市民書,並於本周末集中開展滅蚊行動。 均為輕症病例 順德區衛健局今日通報,全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一千一百六十一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為輕症病例;南海區衛健局亦指出,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十六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均為輕症病例;另外禪城通報診病例二十二例,主要集中在石灣鎮街道、張槎街道,均為輕症病例。 廣東省疾控中心指出,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即常說的“花斑蚊”)傳播,與登革熱的傳播途徑高度相似,感染後與登革熱症狀相似,主要體現在發熱:常突然起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三十九攝氏度,一般一至七天即可退熱,部分病人熱退後再次出現發熱,表現為雙峰熱,持續三至五天恢復正常。 同時,還會伴隨關節痛:常表現為遊走性疼痛,主要累及小關節,如手、腕、踝和趾關節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的疼痛是本病的特點。此外,還可能出現皮疹:八成的患者在發病後兩至五天,軀幹、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皮疹,為斑疹、丘疹或紫癜。 開展滅蚊行動 佛山順德、南海及禪城區均發佈“告全體市民書”,指出當前疫情個人感染風險持續上升。為迅速降低蚊蟲密度,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擴散風險,號召全區各企事業單位、學校、建築工地、村(社區)、家庭及全體市民,於十九日至二十日,集中開展以清除蚊蟲孳生地和殺滅成蚊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