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今正式入三伏天

    今正式入三伏天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七月二十日正式進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從七月二十日開始,到八月十八日結束,一共三十天。相比前幾年,今年入伏相對較晚,天數也比前幾年少十天,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比較好過?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美麗介紹,三伏天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具體以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

    每年的夏至日其實相對固定,一般在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但天干、地支的紀日系統中每年夏至日對應的干支卻不同,這就導致了入伏有早晚,最早出現在七月十一日,最晚能推遲到七月二十一日,前後相差了十天。

    今年入伏晚僅卅天

    不過,王美麗坦言,今年入伏時間相對較晚,但不代表天氣熱得晚,畢竟在沒入伏之前高溫就已經威力不小了。“從氣象的角度說,三伏天是三十天或四十天與高溫的長短並沒有必然聯繫,主要還是與當年的天氣形勢有關。”王美麗說。

    俗話說“熱在三伏”,王美麗認為這從氣象上來說是成立的。三伏天一般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下旬這一段,包含了小暑、大暑、立秋等節氣。就全國平均氣溫而言,二十四節氣中大暑氣溫最高,然後是小暑、立秋,三伏天可以說包含了一年中最熱的幾個節氣。

    而從氣象原理說,主要由於三伏天期間中國大部地區被副熱帶高壓或大陸高壓控制,一般高壓系統比較穩定少動,容易長時間控制一個地區,且控制區域內盛行下沉氣流,不利於熱量擴散,此時太陽仍然直射北半球,熱量累積,容易出現高溫天氣。

    進入三伏天如何應對?王美麗表示,對於公眾來說,要關注當地天氣預報預警,及時採取科學的防暑降溫措施,尤其是老人、兒童及有慢性病的人,尤其要注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減少午後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如果出現頭暈、噁心、心慌等不適症狀,需立刻停止戶外活動,必要時及時就醫。



21

鮮花
36

握手
1

雷人
13

路過
9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