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時護初心 閨蜜和我聊及她的生活與工作狀況時突然說,她發現曾經對她不友善的人後來的結果都不好。 我啞然失笑,這句話我在很多年前也說過。年少時,我在不同地域但同性質的工作崗位上分別被兩個人針對過,儘管我完全沒有競爭意識,但他們自認為地位受到威脅——他們沒覺着合力會共贏或是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只想着怎麼攻訐和為難人。與人為善的庭訓讓我“愚善”地以“高姿態”選擇避走處理,不惜辜負想提拔我的老總……不久,這兩位均灰溜溜地被辭退了。 這些事當年未及尋味,多年後和閨蜜們聊天,可不就是曾經針對我的人都沒有好結果?那時還以為和我選擇素食放生的功德有些關聯,及至這話被閨蜜也說出來時,我赫然明白:當你正直、善良、本分又具備一定能力時,對你懷有惡意的那些人的品行與操守自然與你相悖。他們的言、行必然也反應到他們自己的生活當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邏輯是成立的。心存邪念自然有鑽營行為,偷奸耍滑必存違反規則的漏洞,而律法的設立正是為了修正人性裡的惡,這樣的人有違規逾矩並受到懲罰的結局是遲早的事。 但更多人只看到弱者受欺,霸者恆強的場面,並不知每個當下都凝結着過去的因、將來的果。是以“對我不好的人”的結局怎樣並不重要,關鍵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初心。 即使經歷傷害與背刺,依然保持對生活的樂觀與熱情;即使日子難捱,也要在黯淡與罅隙間時時自勵,秉持善意與真摯的至純之心行走在人世間。曾經的傷害不會因對方的落魄而消失,自身的價值也不會因對方的風光而降低。生活是“經營自己”而非“期待他人”,我們不需以他人的失意來慰藉自己,也不必用他人的順境來質疑世界的公平。勇敢、真誠地面對那個每天都想更進步的自己,如是自會收穫一份不受打擾的安逸。 古 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