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成長 最近每當出現聽音樂聽不進去、越聽越煩躁的狀態時,就會測試一下The Growth Eternal校正回歸的效力。這位來自美國塔爾薩市、現居洛杉磯的貝斯加聲碼器音樂人,無論即興或創作,總能讓我寧靜下來。 二○一八年因為對學院的爵士貝斯修習感到挫折幻滅,ghalani of Greenwood(本名Byron Crenshaw)創造出The Growth Eternal這個代號,用聲碼器搭配隨性無類型的貝斯演奏,來實踐他將聲音視為療癒成長渠道的信念。二○二○年推出名副其實的EP《Bass Tone Paintings》展現他沉浸式的音質繪畫,一方面實驗鬆散,卻也極具可聽性。兩年後的首張專輯《PARASEiL-18》“多雲,晦澀,朦朧”,源自一九七○年代靈魂樂的節拍氣質,跟類似Milton Nascimento的巴西流行樂和聲融合而被徹底迷幻化,繼續遊走在風格類型的邊緣,代表他自己的遁逃,也像是毛絨的屏障,讓聽者得以暫時躲避這沉重的世界。 去年的《Songs In The Key of Growth》,雖然從封面到名稱都呼應着Stevie Wonder的經典作,實際的“翻唱”卻是將Stevie另一張專輯中的“Creepin ”與“Tyler, The Creator + Frank Ocean”的“She”混合。歌曲選擇重新詮釋新西蘭迷幻搖滾Unknown Mortal Orchestra的“Chronos Feasts On His Children”,則似乎是為了與封面另一元素,西班牙畫家戈雅之《薩圖恩吞噬其子》做連結。且不論這短短四首歌的EP,是否概念凌駕一切,至少那改編結他手Steve Lacy“Hate CD”的開頭曲,低音配器都美妙到可以不誇張地用驚為天人來形容,我也就此被圈粉。 子 嬰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