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來神掌》製造龐大廢片 邵氏厚待黃泰來 說完花邊新聞,也該說說黃泰來對香港電影的貢獻。 黃泰來絕對是八十年代導演界的中流砥柱,他的作品產量雖然不多,但都有質量保證。《緣份》、《江湖情》、《英雄好漢》、《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及《三狼奇案》等都是影迷所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法內情》,成功以母子情帶動整部作品。 至於他的處男作《如來神掌》票房雖然在當時不算大收,卻令邵氏看到開拍科幻電影的遠景,也證明了將新科技應用在香港電影的可行性,令其時的邵氏決定斥巨資向外國購買新機器,同時成立特效部門。 也許正因為邵氏看到黃泰來帶來的新景象,所以對他也特別寬鬆。在八十年代拍攝電影仍是使用菲林的年代,每一吋的菲林都是錢,一般導演會被限制在以一萬二千呎菲林拍一部電影,然後要剪成九千五百呎的上映正本。然而黃泰來當年拍《如來神掌》時,雖只拍了一半,但已花了十多萬呎的菲林,已廢棄的菲林也達六萬多呎。李翰祥曾在他的《三十年細說從頭》中提及此事,更指連剪片師都沒看過如此龐大的廢片。而戲中主角爾冬陞亦稱從沒看過邵氏如此厚待過一位新導演,要甚麼就給甚麼,連楚原都不曾獲得過同樣的優待。惟最終因《如來神掌》實在拖延太久,邵氏亦只好下達最後通牒,要黃泰來在收到指令內一個月完成,不然以他的性格,或許會為追求完美而無限期拍攝,製造更多的廢片。 娛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