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出關於海岸線的記憶 ![]() 《水藍拾記》八月上演 ![]() 林偉彤帶你“記憶散步” 足跡演書節《水藍拾記》 林偉彤帶你City Walk睇戲 足跡小劇場演書節(下稱演書節)將於八月再次帶來《水藍拾記》,以一場演出,為觀眾帶來雙重體驗。除了戴上耳機跟隨資深劇場演員林偉彤一起“記憶散步”,聆聽既陌生又熟悉的小城漣漪,亦在“café劇場”觀看她一人演活多角,重現成長記憶。 主創及主演的林偉彤,出身於曉角劇社訓練班。一九九四至九八年間曾任香港中英劇團全職演員,亦曾參與澳門藝術節、澳門藝穗節及華文戲劇節多個演出劇目,以及參演澳門電影《青洲山上》、《來世還作人》。 《水藍拾記》是阿彤於二○一二年在“演書節”的首個個人獨腳戲。當年的版本由鄭冬及阿彤共同創作,從成長經歷側寫澳門城市變遷。經歷十三年沉澱,以及人事與城市變遷,今年的新版演出在原劇基礎上,由劇場編導莫兆忠改編及執導,以全新的敘事角度,讓觀眾既在城邊散步,也在咖啡店看演出,撿拾成長瑣碎。阿彤將以百變形象重現她的成長故事、演員生涯和城市印象。她說:“小時候在澳門的海岸線上學、放學,到香港全職劇團工作時,渡輪又帶着我上班、下班。回到澳門後,每天又在跨海大橋上來回往返……一個人的生活軌跡,不知不覺連成了一條記憶的海岸線。”雖然這個城市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認識阿彤,可是她卻在書寫着一頁個人與城市的抒情史。 時間換取空間,資訊替代感知,遠方的資訊分秒可得,親身經歷的生活細節卻愈見模糊……來到十五周年之際,“演書節”重製兩部受到廣泛關注的原創劇場作品《影的告別》和《水藍拾記》,從城市中的“陌生人”出發,藉微觀世界的劇場創作,演繹個人軌跡,撿拾城市倒影,重建“附近”。項目獲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資助,門票及詳情可瀏覽“足跡”社交平台。 文:小 牙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