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派茶樓尋兒時味道 回歸後,澳門小城的金光大道享譽全球,教各地遊人爭相到訪朝聖。原來內地中山三鄉雅居樂,亦有條名為金光大道的街道。該道與金華路交匯處,一家(實情是兩家在街角打對台)舊式中茶 “寶塘茶樓”,早已成為一眾街坊老廣朝聖之處。不少港澳同胞亦慕名而來,皆因老派茶樓已買少見少,排隊入座又何妨? 茶樓的賣點,當然是點心。但一般茶樓的點心不外乎是蝦餃、燒賣、鳳爪、排骨,大包已不多見,更遑論棉花雞、鴨腳紮、臘腸卷、金錢肚、竹腸、豬天梯等。或許不少年輕一代,不知鴨腳紮等為何物。其實就一如其名,以腐皮包裹鴨腳、豬肚以及炸芋頭做成的點心,那種年代久遠的味道,依然魅力沒法擋!棉花雞從前是雞件、火腿配浮皮(炸豬皮),曾有貴族茶樓以鱔肚替代浮皮,但寶塘茶樓的棉花雞則以蟹柳取代火腿,總認為蟹柳這種人工製品入口只得一個 “假” 字,是失敗之作! 寶塘茶樓點心款式,近乎天下第一多,除新、舊式點心,更有海鮮點心,帶子、蟶子、海螺、生蠔、鮑魚等。該店特色是顧客要用托盤自取。像這種不求裝潢只求味道的舊派茶肆,現今確實罕見,也難怪不少食客遠道而來。或許,就是為那一口濃到化不開的兒時味道吧! ·紫紋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