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瞻仰大徑革命烈士紀念碑 ![]() 交流團與烈士後人合影 ![]() 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了解革命歷史 東江縱隊發源地和重要活動地區 學生重走東莞抗戰足跡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廿六周年“重走東江縱隊的足跡之學生參訪交流團”一行,今日在東莞參觀厚街鎮大徑革命烈士紀念碑(汪潭戰鬥舊址)、厚街鎮松山公園革命歷史展示館、大嶺山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繼續沿着東江縱隊足跡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弘揚東縱精神。 東莞是東江縱隊發源地和重要活動地區。一九四○年十月,東江縱隊前身之一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大嶺山,在敵後開闢抗日根據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是東江縱隊發祥地和重要活動地之一,是東江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南敵後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大徑革命烈士紀念碑和松山公園厚街革命歷史展示館,澳門學生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了解王作堯將軍少年立志、投筆從戎的故事,回顧將軍和東江縱隊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學生透過一件件實物、一幅幅歷史照片,重溫革命先輩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 激發學習動力 新華中學學生周炫伶一路用手機記錄沿途所見。她說,要勿忘國恥,多了解紅色革命歷史,因此報名參加重走東江縱隊足跡團,通過行程知道很多抗戰歷史,“看到革命先輩那麼努力,以後學習的動力也更足了”。 教業中學學生梁錫輝表示,通過活動首次認識到東江縱隊這支華南敵後抗日隊伍,“這些槍支、遺址,與電視上看到的感受完全不同,感觸很深,尤其是革命先烈,為抗戰獻出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和平生活”。他說,連日來與父母分享參觀感受,回澳門後也會與同學分享是次收穫。“希望今後可參加更多紅色教育活動,我們需要銘記革命歷史,把革命精神傳承下去”。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