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詆譭典型軟對抗 港府提出修訂《監獄規則》,建議賦權懲教署可視情況限制探監,及廢除在囚者可食用“私飯”和穿着“私服”。措施旨在改善監獄管理,消除國安風險。然而,一些網媒及極少數人卻上綱上線,抹黑詆譭措施為剝奪人權,以圖激化社會矛盾,這正是“軟對抗”的明顯表現。 保安局長鄧炳強在立法會解釋時指出,廢除“私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特權、偷運違禁品及確保衛生。根據政府文件,過去六年間,因“私飯”引致的違紀事件超過三百宗,充分顯示“私飯”帶來的潛在危害。改革措施不僅是維護監獄秩序,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在囚者的安全。 在香港的司法制度中,未被定罪的還柙者需遵守監獄規定,這是維護秩序和安全的必要措施。“私飯”制度源於英國,但英國早在一九八八年已廢除,香港卻保留至今,早已不合時宜。特區政府已提供多樣化的膳食安排,以滿足在囚者的基本需求。極少數人所謂取消“私飯”是“侵犯人權”,不過是將問題政治化,以圖達到“軟對抗”的目的。 “軟對抗”行為不僅挑戰政府的管治,更是對香港法治和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甚至危害國家安全。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各界及港人應保持理性,不要被極少數人所誤導,共同維護香港的法治、穩定與繁榮。 易 言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