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美食嘉年華 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開幕了。這是由澳門旅遊局主辦的,地點就在澳門漁人碼頭羅馬廣場及勵駿大道,來自廿二個國家共三十五個“創意城市美食之都”,誓以美食為食客締造獨特回憶。 美食之都廚藝展示,首先是大廚出馬,陸續登場。且看潮州“千錘哥”為食客帶來千錘牛肉丸,一位姓施的先生不斷為素食中求變;來自順德的郭泓希以鰻魚爭取食家的稱讚,他手執大摺扇,扇出“鰻事魚意”的吉祥語。除美食之外,特設周邊產品輸出中國文化軟實力;海濱舞台好歌連場;日啡夕酒區環境舒適,確實飮得杯落。至於交通方面,有穿梭巴士方便遊客與市民,特別是一衆老饕。美食之都豈只是舌尖上的享受,眼球亦有福,小丑出沒表演諧趣動作。難怪一班廣州食客除品嘗美食之外,更參加了“澳門國際美食論壇”,體驗深度美食遊。 中國人有句成語,謂“民以食為天”。《孟子 · 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食,可謂一切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類的必需,所以說:“食,要食好;敬,要敬老。”對於食物,孔子也非常講究。《論語 · 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又說:“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這是說: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霉爛發臭,魚和肉腐爛,都不吃。食物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到該當吃食時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切割的肉,不吃。沒有一定調味的醬醋,不吃。席上肉雖多,吃它不超過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卻不至醉。買來的酒和肉乾不吃。吃完了,薑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