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參院選舉執政聯盟選情嚴峻 日本國會第二十七屆參議院選舉定於二十日投票。根據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很可能達不到議席過半目標。如果執政聯盟所獲議席少於五十席,首相石破茂恐將辭職或重組執政聯盟。 日本參議院設有二百四十八個議席,議員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選一半議席。參議院是常設機構,承擔立法審議和對政府監督等職責。本次參議院選舉將圍繞一百二十五個議席展開角逐。 目前在參議院非改選議席中,自民黨目前擁有五十二個席位,與執政聯盟夥伴公明黨合計擁有七十五席。這意味着執政聯盟需要在本輪選舉中再贏得五十席,方可維持在參議院的過半數議席。但日本《朝日新聞》十五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執政黨自民黨及其聯盟夥伴公明黨,在選舉中或只能贏得約三十五個席位。自民黨與公明黨在去年十月的眾議院選舉中已經失去過半數優勢,成為少數執政黨。 這次參議院選舉,被廣泛視為對石破茂施政表現的檢驗。自民黨多年來一直在日本政壇中起到主導作用,但在去年的政治黑金事件爆出後,聲譽一落千丈。石破茂也因此接過自民黨總裁職位,並成為日本首相,但他並沒有就此扭轉自民黨的頹勢。 日本共同社指出,選民對通貨膨脹以及自民黨內部的醜聞感到不滿,一旦執政聯盟失去在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可能將引發石破茂辭職的呼聲。 造成執政聯盟選情危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石破茂內閣執政表現不佳。石破茂上台後主打改善民生,卻未能遏制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價格持續上漲,民眾生活壓力增大,提升收入的承諾也未兌現。此外,執政聯盟提出向全體國民一次性發放兩萬日圓現金補貼方案,反響平平。 其次,日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石破茂政府與美方進行七輪談判均無果,美方仍堅持對日本徵收百分之二十五關稅,引發日本國內對其對美外交能力的批評,進一步加劇執政聯盟選情困境。 如果執政聯盟失去參議院多數議席,石破茂的執政地位將被嚴重削弱,日本政局很可能迎來新一輪重大變化。目前來看,未來存在幾種可能性:其一,石破茂迫於黨內外壓力引咎辭職。其二,石破茂宣佈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通過“問政於民”的方式,實現政壇重新洗牌。其三,自公兩黨與某在野黨達成協議,尋求組建大聯合政府,以恢復在眾議院或參議院的多數議席,繼續維持執政地位。其四,在野勢力實現大聯合,取代自公兩黨上台執政。 目前來看,這幾種前景都有可能出現。但不管未來誰執政,都需要集中精力優先應對兩大政策課題。一是提振日本國內經濟民生,需採取有效措施抑制物價上漲,提高民眾收入水平;二是推進對美關稅談判,即盡快推動與美國政府達成關稅協議,這當然主要取決於美方態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