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制剛 水是甚麼?以科學的說法是氫氣化合物的一種,其氫氣的體積比為二比一,質量比為一比八。為無色、無臭、無味的液體。有人說男人是白泥造的,女人是水造的。是否如此?我不大相信,我是男人,經常有人笑我“水皮”。人們常把水比作財富,錢多曰“叠水”,向人借錢曰“托水龍”,看來水的威力很大。它既然是財富,則財可通神,不但可以通神,還可以使鬼推磨,可見其力大無比。但有句成語曰“柔情似水”。 《老子》七十八章,證明這一點。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功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詳,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這篇文字是說: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衝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為沒有甚麼能代替它,弱勝過強,柔勝過剛,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因此有道的人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配稱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難,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老子以水為例,說明柔克剛的道理。且看屋簷下點點滴滴的雨水,由於它的持續性,經過長年累月可以把一塊巨石穿破;洪水泛濫時,淹沒田舍,冲毀橋樑,任何堅強的東西都抵擋不了,是故老子說柔弱是勝過剛強的。由此可知,老子的“柔弱”,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而其中卻含有無比的堅韌不克的性格。 水性趨下居卑,老子又闡述卑下屈辱的觀念,卑下屈辱乃是“不爭”思想引申出來的,而“不爭”思想即是針對佔有意慾而提出的。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